第5章 绝处又逢生

风雨雁归来 江小雨 1701 字 29天前

……

腊八这日,生意果然很火,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街上就热闹非凡了,大相国寺的腊八粥熬了一整宿,门前排队等着施粥的百姓把路口堵得水泄不通,老百姓们抱着锅碗瓢盆,日子稍微好一点的有钱人家则让下人提着食盒。总之寺庙里施的粥都是好的,排再长的队也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从江南渡江而来的各大商贾也已提前搭好粥棚,开始施粥。大家的粥种类齐全,大米、黑米、糯米、蜜枣、葡萄干、花生米、莲子、红小豆、芸豆、桂圆干等等,街头巷尾无处不氤氲着米香。

曹静和家的护院袁乔天还没亮就被喊了起来,现在正抱着个大食盒在大相国寺门口排队,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好奇地往前伸着头,看看还有多久能排到自己。他长得人高马大,往那一站就像是一座山。

袁乔原也是在前线打过仗的,是个忠勇之士,后来因为饭量大被将士们嘲笑,他就在军营里动手打了人,遂被上了镣铐遣送回来,坐了两个月的牢,刚被放出来就得知戎狄投降了,前线已经在收复城池。

袁乔也就没再回去,自己卖了一段时间的猪肉,可惜他徒有蛮力,不太会宰猪,也不怎么会卖。曹静和买肉的时候盯上了他,几番打听后就让他给自己做护院了。

此时,店小二陈平也不在铺子里,他也抱了一个食盒在排队等着施粥,那是曹守拙曹家的粥棚——曹静和特意叮嘱他,务必要打一食盒曹家的粥。

她很好奇,她那又花心又抠门还发“国难财”的爹,能施什么好粥?

忙活了一早上,铺子里的糕团们卖得非常好,几乎没几个“幸存者”,连腊八粥也见底了,最后几位来晚的百姓已经没粥可领了,曹静和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就把剩下的糕团一股脑全送给他们了。

直接收摊!

等袁乔和陈平带着两大食盒的粥回来,俩人定睛一瞧,糕团一个不剩了,袁乔挠了挠自己的大脑壳,顿时傻了眼:

“今儿个卖那么好啊!”

袁乔饭量大,但曹静和雇佣他之前就跟他说好了,包吃包住有工钱,但是估计不能保证他每顿都吃饱。倘若他一顿能吃九个馒头,到了这里一顿顶多六个。

袁乔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觉得也没有特别亏,反正他杀猪弄得一身血腥味,也赚不到几个钱,又没人给自己说媳妇,回到家冷锅冷灶,吃不好住不好,还不如去人家铺子里打打工呢。

来了以后袁乔才知道,铺子里的糕团每日都卖不完,剩下的那些糕团,曹静和都拿给大家分了,所以袁乔时常能加餐,也不会吃不饱。

看着袁乔傻眼的样子,阮娘和蘅娘相视一笑,就知道这小子还惦记着糕团呢。曹静和解下袖子上的攀膊,冲两个厨娘使了个眼色,阮娘和蘅娘连忙从身后搬出一个笼屉,一揭开,里面竟是满满一屉热气腾腾的米糕!

袁乔和陈平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曹静和抱着怀笑道:

“今儿个过节,无论如何也得给大家留一屉!”

她上前拿了几块米糕,又从食盒里打了些粥,便带着白苓去后院找唐玉了。

白苓还小,和那些哥哥姐姐们也说不上话,自打来了以后就总爱跟着曹静和,仿佛不跟着夫人她就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白苓的爹娘原本是银匠,正儿八经的手艺人,但几年战争劳民伤财,大家只求吃饱,哪还有闲钱买金银首饰,白苓家里便家道中落了。为了让她哥哥早日娶上媳妇,她爹娘就把她卖给了曹静和当丫鬟。

白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