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男子新婚,得知岳父干的丑事后,他一怒之下休了妻子

张致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儿啊,你娘年老体衰,弟弟们还小,张家全靠你撑着,你又新婚不久,爹如何忍心让你身陷险地?爹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怕……”

张大少爷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面前,说:“爹,不关花胜芳的事情,都是儿子的错!”

张致美大惊失色,一问才知,盗走砖砚的不是什么花胜芳,而是他。

八年前,私塾里头的同学讨论谁的砚台最贵重,有人说最贵重的莫过于张家的砖砚,听说李阁老出千金都买不到。同学们纷纷起哄,闹着要他把砖砚拿过来开开眼界。

张大少爷当时才十岁,一时意气,便答应了。

他知道砖砚在密室里,要按一定顺序按中机关字符才能显出密室门,再用钥匙打开,便缠着爹爹去书房看书,偷偷带了一面镜子,趁爹爹按密室机关字符时,从镜里偷看到顺序,过了两日,在爹爹喝的糖水中下了点安神药,趁他熟睡,盗走钥匙,从而打开密室,偷走了砖砚。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张致美当年查遍全府上下,怎么会想到是年仅十岁的儿子所为?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那砖砚现在在何处?”

张大少爷匍匐在地,不敢作声。

张致美心头升起不祥的预感,又大声问了他一次。

张大少爷说不见了,自己偷后放进书包,第二天早早带去私塾,但先生同学都还没来,便趴在桌上睡着了,等被同学吵醒,要拿出砖砚炫耀时,才发现书包里有一块砖头,却不是砖砚。

当时也问过同学,都说同学几个一起进来的,根本没人碰过他的书包,他们还相互作证了。

张致美心如刀绞,问儿子当时为什么不跟家里说,如今再寻也寻不得了。

张大少爷说,一开始不敢说,怕挨打,后来爹爹因为找不到砖砚病倒了,更加不敢说。

这些年他多次想开口认错,话到了嘴边,又吞下去了,暗中追查砖砚下落,却没找到。

最后,张大少爷说:“爹,儿子大错特错,你要骂要打,甚至要逐儿子出家门,都是儿子该受的,儿子毫无怨言。”

张致美久久不能出声。八年来心心念念的祖传砖砚,竟折在儿子手中,如何甘心?

然而,望着儿子壕无人色的脸,他又不忍心责罚,说到底,传家宝传子传孙,若是儿子没了,传家宝又有何用?

想到儿子这八年背负秘密而无人可说,个中苦楚,并不亚于自己,良久,他才说:“此事就此作罢,莫再提起,尤其不要告诉你娘,免得她担忧,她近来身子也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大少爷一一答应着,说自己也怕娘亲担忧,一直不敢告诉她,毕竟娘最敬重爹,自己弄丢了爹最珍重的砖砚,娘若是知道了,只怕不认自己这个儿子。

张致美心中一动,似乎隐隐摸到了什么,但又不真切。

张大少爷犹豫再三,说既然此事不关花胜芳的事,是否不必再去见他?

“要见!我冤枉了他夺我所爱,臭骂了他半天,才惹出金雁这一场风波,岂能不向他道歉?”张致美认认真真道。

张大少爷点头称是,提出要陪他去,被张致美拒绝了,理由不变。

天亮后,张致美吩咐用轿子抬了金雁,一同前往益盛丰酒楼,向小二打听,昨日一块喝酒的顾公子来了没。

小二说,并未看到顾公子本人,不过他提前出钱定了一桌酒菜,老位置,还给张老爷留了封信。

张致美拆信一看,里头只有两个字,君子。

“君子?”他念着这两个字,花胜芳的意思,是指君子不夺人所爱,还是指自己算是个君子?

谁知金雁听闻君子二字,立刻说她想起来了,她住的地方便是城南君子巷。

张致美等了半日,花胜芳没来,便送金雁回城南君子巷。

花胜芳不在,张致美留下道歉礼物和书信,回到家中和张大少爷说了经过,彼此叹息一番。

张大少爷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都说花胜芳擅长易容术,那金雁来得蹊跷,益盛丰酒楼又不见花胜芳本人露面,该不会是他扮的女子吧?

两人讨论一番,赶回君子巷,发现金雁不见了,道歉书信不见了,礼物还在,房门上贴着四个字——后会无期。

他们瞠目结舌,这才明白花胜芳神出鬼没,高深莫测,暗自庆幸知错立改,没与他为敌。

霍少奶奶好奇丈夫与公公行事隐秘,又时有叹息,旁敲侧击,几番打探,才知道张家砖砚当年被自己丈夫弄丢了,公公差点冤枉了花胜芳,不免感慨,因父亲对砖砚耿耿于怀,回娘家时便在父亲面前透露了几句,表示并非公公吝啬。

霍秀才怀恨在心已久,并未因为这番说辞而改变,反而因为张致美与大盗花胜芳有牵扯而高兴不已,心中想到一个毒计。

张致美不是不让自己看砖砚吗?好,就去官府那里告发他与大盗勾结,让他失去所有的名砚!

只是,如何让人相信是花胜芳所为呢?他得好好想一想。

三天过后,云城忽然闹起了贼,有两富家不见了首饰,其中一家还是替女儿出嫁备下的首饰,传说都是大盗花胜芳偷的。

这日,张致美和刚回来的妻子讨论此事,说这等行径,不像花胜芳所为。

张夫人啐了丈夫一口,说你又不认识花胜芳,还知道不是他所为?

忽然一群官差闯了进来,说张致美你做的事情发了,便在府内到处翻抄,在墙边假山洞里翻出一包首饰,说是被盗的赃物,便锁了他,连同赃物,一同带到县衙。

张致美临走前,只对妻子说了一句:“你不要说,什么也不要说,记住我说的话。”

知县大人恰好是李阁老的学生,知道李阁老平生唯一憾事便是错过了张致美的砖砚。

此时有人告发张致美与大盗花胜芳勾结,又有赃物为证,简直是瞌睡来了枕头,哪肯放过,先打三十大板,送进监牢,又抄没张家财产,冻结店铺,说都是赃物。

只是他查来查去,砚台见了不少,没看到李阁老念念不忘的阿房宫砖砚,便继续审问张致美。

张致美被打得血淋淋的,死也不肯承认自己与花胜芳勾结,说自己的砖砚早已丢失,大喊冤枉。

张大少爷安顿好家人,到处奔走,找亲戚朋友借钱,出面说情,大把大把花钱,要替父亲洗脱冤情。

知县大人哪里肯放,打算慢慢磋磨,直至拿到砖砚为止。

张大少爷借来的钱很快没了,只能厚着脸皮,上岳丈家求救。

自张致美被抓、张家被封,霍秀才便把女儿接回家中,此时看见女婿,冷笑着道:“你还要替贼头翻案么?你愿意,我女儿可不能背负着贼名。要钱可以,写下和离书,送你三百两。”

张大少爷气得浑身发抖,银子也不要了,当场写了和离书,从今往后,两家嫁娶,各不相干。

霍少奶奶哭着追出来,说都是自己惹出的大祸,被对方推开了,说霍小姐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