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台行星发动机,并没有建造在龙国自己境内。
而是在某个铁杆小弟的地盘上。
主要是欧老爷子考虑到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建造这种超级工程。
不同于太空电梯和神宫基地。
一台行星发动机包括底座在内,动辄直径几十公里。
跟一座小型城市没什么区别。
而且其内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恐怖能量。
如果一旦出差错,将是难以想象的毁灭性灾难。
哪怕发动机的数据模型,已经在实验室里稳定运行了数百年的时间线。
但人为建造总会存在有误差。
哪怕是以现如今龙国所掌握的科技力量。
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能将这种误差降低到零。
也只能在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增大误差率。
所以这第一台行星发动机,也就相当于是一台试验机。
自然是要建在外边的比较好。
当然。
欧老爷子事先也讲清楚了其中的弊端。
并没有强买强卖。
而那个愿意承建发动机的小弟。
虽然承担了不小的风险,但也从其中获利了不少。
仅仅是在整个流浪蓝星计划里,其优先级就提升到了仅次于老毛熊之下。
这可把当初那几个犹豫的小国羡慕的不行。
毕竟这可是真正相当于一步登天。
踏进了龙国这条大船的核心圈子。
所以在建造接下来的几座发动机时,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积极。
只可惜。
发动机建造的位置,事先都是经过量子计算机提前计算好的。
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
地壳结构稳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还得计算好每一台发动机的推力角度。
总不能最终几十台发动机各推各的。
那不得将蓝星给挤爆了?
最终十几个小弟和盟友。
一共也就只有四台发动机的建造指标。
其中老毛熊境内就有两台。
一台动力发动机。
一台大角度转向发动机。
虽然这优化升级版的行星发动机,自身也有一定的转向倾角。
但为了保证动力输出,其转向角度并不大。
只能用作小角度微调,并不能实现短时间内的大角度转向和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