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为众弟子留了下来,在冲云阁中闲住了好几日。
众徒得到了真正的传道,习炼颇有功效,不舍得三缄到其他地方去。
三缄还是想北游,于是与诸弟子辞别时说:“你们就在这里修习道功,等我游历北地归来,然后再一起游览西面。”
八人说:“师傅也随身有弟子,我们都是弟子,又为什么不可以一起访游呢?”
三缄犹豫地说:“既然弟子们都愿意追随,愿意以我为师,那么我给大家取一个道号。”
八人听说后,一起跪在三缄座前。三缄看着他们像模像样,就挨个给他们取了道号,分别为统道、用道、昌道、明道、望道、取道、探道、成道。
给大家取好道号后,一起行过礼仪,整理好行李,追随三缄,直奔北地而去。
这时候,紫霞真人已经知道三缄的道心稳固,收了几十个徒众,全部是正人。
看到此时传道最适宜,心中欣喜不已。
但他想到西北地区的恶妖最多,虽然三缄身上有一两件防身的仙宝,但本性内并没有多少妙道,如何能对抗呢?还是要约集诸仙再商议一下吧。
于是他决定在聚仙台前插上仙旗,召集众仙开会。
不一会儿,众仙纷纷前来,清风四溢,鸾凤齐鸣。
众仙集合之后,一起站在聚仙台下,齐声询问:“在聚仙台上插上仙旗,聚集众仙,有何议事?”
紫霞说:“前面得到众仙们的推举,派遣弟子到人间宣讲道理一事,三缄此刻道心坚固,有很多徒众,已经历遍了东南地区,现在又要去游历西北地区了。
但是西北地区的恶妖非常多,如果不传授他们妙道,怎么能对抗呢?所以我邀请诸位真人一起商议,看能否传授妙道。”
顿时腾起虚空,群仙云集,清风四溢,鸾凤齐鸣。
群仙齐声说:“紫霞真人不轻易传授妙道,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最为公正。诸位真人认为他的话如何?”
群仙说:“三缄的道功到了这个地步,传授妙道,谁会说不合适呢?”
其中一个仙人突然说道:“三缄的道,只占了三成,不可传授;而且他的道心尚未坚稳,也不宜传授。
不如再等几年,等他的道旨更为精深,再传授也不迟。”
紫霞说:“说话的是谁?”
台下应声说:“是灵宅仙子。”
紫霞说:“你既然是大罗仙子,居然还沾染凡尘之气?
之前我派遣弟子到人间,他停止了道讲,现在正是阐述道义的时候,你又阻挡他的妙道不传授。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竟在道中作梗!”
灵宅子说:“我观察三缄的功候还欠缺,不敢轻易把这妙道传给他,实际上并没有别的意思。”
凌虚说:“三缄是紫霞的弟子,传不传妙道,他自己最清楚,何容灵宅老魅妄言乱语。”
紫霞说:“凌虚真人所言非常正确。传授这妙道,我请求清虚也表态。”
清虚说:“紫霞任为代道祖,阐述道义于尘世,紫霞即为道祖。既然您命令我,我不敢推辞。”
于是他驾动祥光,朝北方而去。
清虚离去后,灵宅子怒气冲冲,也驾驭祥光返回。
紫霞见到这一幕,悄悄对其他真人说:“清虚这次出行,灵宅必定会有所阻挠。
各位真人如果听说清虚传授道义的地方,应该前去,一起镇压,以免灵宅暗中生出其他心思,阴险害三缄。”
凌虚、碧虚说:“我们早就知道了,怎么会坐视成败?”
商议既定,紫霞撤下旗帜回到洞中,匆匆传好正心子、复礼子、诚意子,嘱咐他们说:
“这次传道,又有灵宅阻挠,你们三人赶快前往清虚那里听候吩咐吧。”
三人接受命令,各自驾驭祥云,直奔清虚的洞府而去。
清虚已经知道他们来意,便命令三人选取地点,作为传道之地。
三人驾着祥云半空远望,已经看到三缄师徒朝北方而去。
复礼子说:“清虚真人领导传授道义的事情,命我们选择一个幽雅之地,等待三缄。事情不能拖延,必须迅速寻找。”
于是他们驱动风车,迅速前行。
走了一会儿,发现一个山谷,形势弯曲迷人。
谷的东面有一座土山,树木葱茏,人迹罕至。
复礼子说:“这个地方与外界隔绝,不必再寻找了。”
于是他们将祥云降落在山内,仔细观察了一遍,再次登上云路,回报给清虚。
清虚说:“有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你们赶紧将其化作传道之地,等待三缄。”
三人遵命不敢耽搁,迅速返回山谷,化作一个古庙,额上镌刻着金色的字:“万壑庵”。
庵内阳光照耀,他们擦亮眼睛等待着。
三缄带领着门下徒弟,边走边努力习道,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了,渴望找到一个地方安静地休养身心。
然而,这片地方荒凉,没有寺庙供奉。问过村里的老人,虽然有市场和商铺,但路程很远。
小主,
三缄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命令狐疑去找一个小阁楼,让他们能够暂时休息。
这时,灵宅子正在七窍公所。呼回赤鲤和毒龙,命令他们阻止三缄传道的计划。
两个妖怪受命而来,远远看到三缄师徒在路上缓慢行进。
赤鲤说:“不如就在这个地方,变一个小茅庵,等三缄进来的时候,我们意外擒拿他们,带回山洞,以履行师命。”
毒龙说:“这个计划非常妙。”于是,他们吹起山雾,很快就把周围的村野变成了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