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妈你还藏了块金条啊!”张浩宇打趣道,
“哪去找金条哦!你各人看嘛!”
张浩宇定睛一看!
这!这不是我小时候的玩具“铁牛”吗?
那时候在农村村小上小学一年级,有天回家张浩宇向父亲要“铁牛”,说小伙伴们都有,上发条那种!抓住两头使劲顺时针方向转,转到转不动了,就将铁牛端对着空地,使劲按中间“发射端”,铁牛一下弹到地上转得飞快!
“你那种我没有见过,得地上转不是“地轱牛”吗?!人家地轱牛都是用鞭子抽!抽得凶就转得快!”父亲还以为是他们小时候呢!
“那你也得街上给我买吗?那些同学都是他们家长买的,”
“我忙得很!没有时间!你以为我都像你们小娃儿一样光是耍!”被父亲一顿凶,张浩宇又去讨好母亲要,看母亲在扫地,自己积极地抢着扫地,一边扫一边央求,母亲在了解情况后就与父亲商量,但当时确实农忙季节,便听到父亲说了句“那我给他做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浩宇就在满心期待中看着父亲把一根干柏树用锯子锯了一段!然后把锯下来那段一头用砍刀削成圆椎体,这样就是上半圆柱体,下半圆椎体的结合体,然后在圆柱体上方削刻了一圈深槽,最后找了根小木棒,在一头绑上棉布绳当“鞭子”
张浩宇看到是个“木头坨坨”,心都凉了,
这时父亲左手抓着“地轱牛”,右手用棉布绳在圆柱体刻槽顺时针绕了几圈,将圆椎体尖对准空地面,右手用力一划拉,“地轱牛”在地上飞快转动,父亲又迅速用木棍绑的鞭子对着“地轱牛”抽动!每抽一下叭的一声响亮!,“地轱牛”却越转越快!
年幼的张浩宇好奇极了,这个“地轱牛”比小伙伴的好玩,这个一直抽打一直转,他们那个转一阵就转不动倒下了,
当张浩宇学会玩时他又皱起了眉头,父亲问他又怎么了?
“别人玩的都是铁的,我玩的是木头的,他们肯定笑话我!”张浩宇有些颓废的说道,
父亲想了想,找出颗铁钉对着锥尖钉下,留下铁钉帽在锥尖上抗磨,又找出个比较大的烂轴承内环,将“地轱牛”圆柱体上半部削下,与废轴承内圈刚好套实,这样即增加了“地轱牛”重量,也让“地轱牛”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铁牛”了!这下张浩宇可高兴了,自己的“铁牛”比小伙伴的可玩的花样多了,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张浩宇在玩这个“铁牛”时,常常冒出一个个诸如“铁牛为什么转的时候不倒?”“为什么用鞭子抽铁牛转的快?”“如果没有那个废铁环光是木头时,铁牛自转时间为什么短那么多?”等等问题。
而正是这一个个问题把幼小的张浩宇引进“物理学”的大门!
没想到这个玩具还被母亲保存着,而制作它的人已经不在了!
张浩宇在回忆中早已泪流满面,母亲见状也是勾起了回忆
“妈,这个就给我保存吧!”说着收起了这个心爱而又有着特别意义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