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叛军袭来

刘三看着那黑压压的人群,额头冒出冷汗,声音颤抖道:“三千人.....我们怎么可能从这里过去?被他们发现的话,岂不是死路一条?”

魏恪道:“不能正面冲过去。”

云起点点头:“我们尽量绕过这片营地,不要打草惊蛇。先观察一下,等晚上行动。”

叛军的军营扎根在峡谷出口的平坦地带,占地极广。营地四周用木桩和粗大的树干构成简陋的防御工事,桩顶削尖,带着粗糙的威慑力。

营地内部的布置充满了战时气息。中间是一块开阔的空地,摆放着十几口铁锅,锅中翻滚着稀薄的肉汤,士兵们围坐在旁边喝着粗陋的饭食。空地周围扎着几十顶军帐,布料厚实,染上了岁月的灰尘,每顶帐篷的周围堆满了长矛、盾牌和弓箭,显然是为了快速应对突袭。

靠近营地西侧的一片区域,停放着几架破旧的投石车和攻城器械,木质结构有些腐朽,但依然保留着致命的威慑力。在投石车旁堆放着成堆的巨石和箭矢,整齐排列,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营地北侧是指挥官的主帐,比普通军帐明显大了一圈。帐外立着几根高杆,杆上悬挂着天阙叛军的战旗,猎猎作响。几名守卫全副武装,手持长枪,目光锐利,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此营地的巡逻安排得十分严密。士兵们分成小队,三人一组,手持火把,在营地外围来回巡逻。夜幕降临时,火光在营地周围织成了一道不完整的光环,既防止偷袭,也震慑潜在的敌人。

每隔一段时间,巡逻小队就会高声喊话,互相确认位置,避免疏漏。在营地的东南角,一个小型了望台伫立在高处,了望台上的哨兵手持弓箭,不断扫视四周的地形。即使在夜色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此外,在峡谷的两侧,叛军特意安排了埋伏点,士兵们藏身于山岩后,利用峡谷的地形优势,随时准备对任何接近者发动突袭。这些埋伏点分布得极为隐秘,稍不注意就会被轻易忽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是这种森严的布置与警觉,使得云起一行人即使绕道而行,也难以逃过叛军的眼线。

云起、魏恪、刘三和沈红泪藏身于峡谷边缘的一片密林中。他们屏住呼吸,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沈红泪在最前方带路,她的动作轻盈而迅速,每一步都踩在落叶最少的地方,身体紧贴岩壁,似乎与周围融为一体。

“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尽量弯腰,低姿通过。”沈红泪转过头,轻声提醒道。

云起点了点头,他将刘三和魏恪推到队伍的中央,以免他们暴露位置。

四人踩着碎石和枯枝,动作尽可能轻微。云起一手按住腰间的手枪,另一只手握紧一颗烟雾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再坚持一下,就能绕开他们的营地。”沈红泪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夜风中的一缕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