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马耳山风云

一、初入马耳山

1933 年,四川广元的局势犹如这闷热潮湿的天气,压抑且充满变数。那天空总是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随时都可能倾盆大雨。空气中弥漫着沉闷的气息,让人感到呼吸困难。张小刚,一个刚满二十岁,身形矫健、眼神透着坚毅的青年,背着简单的行囊,踏入了马耳山的地界。

张小刚出生在广元的一个宁静小镇,家中世代以耕种为生。他家的那几亩薄田,是全家的生计所在。小时候,他常常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阳光洒在金黄色的麦田上,那是他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麦浪在微风中轻轻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然而,这几年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繁重,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原本宁静的小镇也被战火和纷争所扰,人们的脸上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忧愁和恐惧。街头巷尾不再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唉声叹气和对未来的迷茫。

张小刚的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日夜操劳,身体逐渐被压垮。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床。家里没有钱请大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的病情日益加重。张小刚四处借钱,却处处碰壁,亲戚们都紧闭家门,对他的哀求充耳不闻。不久,父亲便在病痛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

母亲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那原本挺直的脊梁被生活的重压渐渐压弯。她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放过这个坚强的女人。在贫病交加中,母亲也与世长辞,只留下张小刚孤苦伶仃。

在失去父母的日子里,张小刚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亲戚们对他避而远之,生怕他会给自家带来麻烦。无奈之下,他只能靠给地主家打短工勉强度日。然而,地主的剥削和欺压让他感到绝望。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直到夜幕降临才能休息,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就在他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听闻马耳山上有一群劫富济贫的好汉,日子虽然过得惊险,但能让穷苦百姓有口饭吃。这个消息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张小刚看到了希望。于是,他毅然决定上山,寻找新的生活。

马耳山,因其两座山峰形似马耳而得名。山峦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那茂密的森林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绿色屏障。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庇护所。张小刚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脚下的石头和泥土被他的脚步搅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遭遇什么不测。山路两旁的树枝不时地划过他的脸颊和手臂,留下一道道细微的伤痕,汗水浸过,火辣辣地疼。

忽然,前方传来一声断喝:“站住!干什么的?”这声音犹如惊雷,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张小刚抬头望去,只见几个手持大刀的汉子从树林中窜出,拦住了他的去路。他们的脸上带着警惕和凶狠的神情,那锋利的刀刃在透过树叶的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张小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的心跳加速,但他知道此时不能慌乱。他镇定地说道:“几位大哥,我叫张小刚,家中父母双亡,走投无路,听闻山上有好汉收留穷苦人,特来投奔。”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渴望。

为首的汉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只见张小刚身材消瘦,但目光坚定,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看起来确实是一副落魄的模样。汉子说道:“哼,这年头,什么人都想上山。跟我们走,见了当家的,若是他肯收留你,那算你运气好。”说完,便转身朝着山林深处走去。

张小刚跟着这几个汉子,在山林中穿梭了许久。他们走过狭窄的小道,小道两旁的荆棘丛生,不时勾住他们的衣角。跨过湍急的溪流,冰冷的溪水溅湿了他们的裤脚。周围的景色越来越陌生,树木越发高大茂密,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终于来到了一处山寨。山寨的大门由粗壮的木头制成,厚重而坚固。门口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守卫,他们的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身姿挺拔,透露出一种威严。

为首的汉子对着守卫喊道:“开门,带了个投奔的人来见当家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山寨的神秘和威严。张小刚被带进了山寨,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二、结识好汉

山寨中,房屋错落有致,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来来往往的人都带着一股豪爽之气,他们大声地交谈,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张小刚被带到了一间宽敞的屋子前,汉子们让他稍等,然后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山寨的当家刘猛,他的目光犀利,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他上下打量着张小刚,那眼神中既有审视,也有一丝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猛看着张小刚,问道:“你为何要来我这马耳山?”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震落屋檐上的灰尘。

张小刚再次将自己的遭遇详细地说了一遍,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回忆起父母的离世和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他的眼眶微微泛红。最后说道:“当家的,我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有力气,肯吃苦,若能留在山上,定当为山寨尽心尽力。”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向刘猛证明自己的决心。

刘猛微微点头,他从张小刚的眼中看到了真诚和渴望。说道:“看你这小子还算实诚,行,就留下吧。从今天起,你就跟着李三,让他教你山寨里的规矩和本事。”

张小刚连忙道谢,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仿佛在向新的生活致敬。

李三,是山寨里的一个小头目,为人豪爽仗义。他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脸上总是带着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他见张小刚机灵,对他很是照顾。

在李三的教导下,张小刚很快熟悉了山寨的生活。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就跟着李三一起起床,迎着山间的微风,锻炼身体。他们在山林中奔跑,脚下的落叶发出清脆的声响。练习拳脚功夫时,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李三耐心地教他骑马、射箭、使用各种兵器,张小刚学得认真刻苦,进步很快。他常常在训练结束后,独自加练,直到夜幕降临,繁星点点。

一天,山寨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此人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衫,戴着一顶黑色的礼帽,看不清面容。他的身影在山寨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刘猛亲自将他迎进了屋子,两人在屋内密谈了许久。

张小刚好奇,偷偷在屋外听着。隐约听到“红军”“合作”等字眼。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不知道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也不知道与他们合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