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殿选

随着,排在苏蓁蓁前面的五人都被撂了牌子,而后,就听见太监继续唱名。

“光禄寺卿苏成之女苏蓁蓁,年十七。”

“臣女苏蓁蓁,参见皇上太后。”

“愿皇上洪福齐天,永享天下太平。”

“愿太后圣体安康,福寿延年。”

本来因酷暑难耐,雍正心中烦闷,且今日汉军旗大选,几经筛选,无一女子能入他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当雍正抬头望见苏蓁蓁时,脑海中当即浮现出。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雍正凝视着眼前的女子,只见她齿如瓠犀,发如泼墨,面若粉樱,清丽素雅,宛如初绽的花朵。

“你叫苏蓁蓁,是哪个‘蓁’字?”雍正当即有了兴趣,便开口询问。

苏蓁蓁不敢直视龙颜,低头回话,“启禀皇上,臣女的名字取自《桃夭》。”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雍正听后,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摆弄着手中的翡翠十八子手串。

“你诗书不错,苏成倒是教女有方,如此甚好。”

原本,太后在见到苏蓁蓁倾国倾城之貌,便料定她会深得皇帝青睐。

本欲出言劝阻,然太后思忖良久,终究未发一言。

只因在太后眼中,苏蓁蓁不过是一位颇具才情的美貌女子。

其家世与身份,皆难以撼动宜修在后宫的地位。

即便苏氏侥天之幸,为皇帝诞下子嗣,至多也不过获封嫔位。

而今,后宫子嗣稀缺,皇帝已对宜修心生疑虑。

前朝亦因子嗣之事向皇帝进言,苏氏的家世委实不高。

其父苏成虽现为光禄寺卿,但他一无实权二无兵权,且祖上为汉人。

如此家世,于后宫而言再合适不过。

闻得雍正此言,苏蓁蓁跪地施礼,“谢皇上夸奖,臣女不胜欣喜。”

一旁唱名的太监,当即心领神会,说道,“苏蓁蓁留牌子,赐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