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台湾岛战火初燃

在台湾岛上,荷兰人的势力凭借着他们多年来修建的较为坚固的工事和从欧洲带来的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妄图负隅顽抗。他们在各个重要据点都布置了重兵,那些据点由厚实的石墙和简易的土木结构构成,形成了一定的防御能力。同时,他们还设置了一些简易的了望塔和射击孔,以便观察和攻击来犯之敌。

然而,荷兰人的残暴统治让一些本土原住民生活苦不堪言。他们被强制劳动,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许多原住民家庭支离破碎,亲人离散。当他们得知大明共和国军队前来解放台湾的消息后,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部分原住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利用自己在山林中生活的经验,秘密制作了一些简陋但有效的武器,如弓箭、长矛等,准备协助我军作战。

这些原住民熟悉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他们知道哪里有隐蔽的小路,哪里有荷兰人的薄弱环节。他们成为了我军不可多得的助力,为我军提供了宝贵的情报和帮助。

战斗首先在基隆港激烈打响。北洋舰队的铁皮战列舰率先发难,巨大的炮口对准了荷兰人的炮台,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响,一枚枚巨大的炮弹如雨点般呼啸着落下。瞬间,荷兰人的防御工事在强大的炮火攻击下被炸得砖石横飞,基隆港的上空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爆炸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港口都在颤抖。

在炮火的掩护下,步兵24师的战士们乘坐着登陆船,如同一群猛虎下山般,向着基隆港的滩头勇猛冲去。登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快速行驶,溅起了高高的浪花。荷兰人疯狂地进行射击,密集的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在海面上溅起了无数水花,发出了“哒哒哒”的声响。

但我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紧密地配合着,迅速组成了战斗队形。沈小科师长亲自站在指挥舰船上,他手持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看到战士们即将接近滩头时,他大声而坚定地喊道:“同志们,冲上去,解放基隆,解放台湾!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我们没有退路!”

沈小科师长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海面上回荡,战士们在他沉稳而有力的鼓舞下,士气大振,纷纷加快了冲锋的步伐。他们跃出登陆船,迎着敌人的火力,勇敢地向着滩头冲去,与荷兰人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基隆港的街道上,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一条狭窄的街道,每一间低矮的房屋,都成为了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我军形成的班排连基层机枪火力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

各班排的机枪手们在连长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形成了一道道密集的火力网。轻机枪手们灵活地变换着射击位置,利用房屋的窗户、墙角等作为掩体,不断地向敌人倾泻着子弹。那喷吐着火舌的机枪口,发出连贯而有力的“哒哒哒”声,压制得荷兰人只能龟缩在掩体后,无法抬头还击。

重机枪则被布置在相对有利的位置,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射程,对荷兰人的重要据点和集中区域进行持续打击。重机枪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每一次射击都能在荷兰人的阵地上掀起一片尘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威慑。

班排中的其他战士们也与机枪手紧密协作。步枪手们利用机枪火力的掩护,寻找时机精准地狙击暴露的敌人;投掷手们则瞅准机会,将手雷准确地投向荷兰人的据点,爆炸声此起彼伏,腾起阵阵浓烟,炸得敌人阵脚大乱。

我军战士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战斗技能和智慧,他们利用房屋的掩护,灵活地穿插在敌人的防线之间。有的战士巧妙地利用墙壁的拐角,突然探出身来,向敌人射出致命的子弹;有的战士则与队友相互配合,从不同的方向对敌人进行夹击。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敏捷,如同鬼魅一般,让荷兰人防不胜防。而荷兰人则凭借着相对坚固的工事和手中的武器,负隅顽抗,他们躲在房屋内,疯狂地向外射击,试图阻止我军的前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方在街道上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枪声、爆炸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斗交响曲。我军战士们在战斗中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解放基隆港开辟出了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