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很脆,摸起来也比较薄。
可即便造型不尽如人意,即便还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但这对于陈东来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
可这也意味着,他有资本制作更多食物,以此保存下来。
在这个遍地黄土的年代,亮晶晶的玻璃实在太耀眼了。
别说个人家,村社的领导的极限也只是搪瓷缸子,哪里有玻璃这种稀罕物?
而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竟然被陈东造了出来!
陈东又趁热打铁,又连着做了几个。
由于没有合适的磨具,吹出来的玻璃也形状各异。
不过,在这荒年,最不重要的就是外表。
等陈东把玻璃器皿做出来,外面的鱼肉罐头也做好了。
周晴按照陈东的意思,在两个小时以后关火。
当掀开锅的一瞬间,醇厚而强烈的鱼香瞬间扑面而来。
这些鱼半个小时前还在水里翻腾,半个小时以后已经出现在锅里。
如此新鲜的食材,确保了最后出菜的成果。
更让陈东满意的,是鱼肉外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胶质物。
炸鱼和炖鱼的时候,陈东用的都是獾子油。
獾子油的油脂特别丰富,而且冷却以后会变成类似猪油的物质。
这种胶质物,就是天然的隔绝屏障,能更深层次地保护鱼肉不变质。
陈东先切下来一块,让家里人尝尝。
Q弹的胶原蛋白入口即化,鱼肉早已吸满汤汁,牙齿微微一用力,野葱的辛辣,鱼的咸鲜瞬间在口腔爆开。
经过油炸的鱼骨已然变酥,配合着的软糯的鱼肉,又平添几分咀嚼的快乐。
罐头这种东西距离平民百姓过于遥远,属于一种存在于传说中的东西。
周晴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食物有了,玻璃罐也有了。
陈东迅速把鱼肉罐头分割,每一个玻璃罐子都被塞满。
装填的工作交给周晴,陈东上山又伐了一些木头。
按照每个罐口的直径,做出尺寸相符的木塞子。
等忙完这些,已是月上枝头。
顾不得劳累,陈东把装好的罐头立马装进冰室。
拉开冰室的格栅门,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这种寒冷,瞬间把陈东拉回了三九寒冬。
寒风吹起陈东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