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拿去镇上换钱

他看着两人充满羡慕的眼神,心里也有些感慨。

在这个年代,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差距,远比后世想象的要大得多。

工人有稳定的工作,有国家保障,在当时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而农民,只能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未必能吃饱穿暖。

牛车慢悠悠地进了镇子,街道两旁的店铺逐渐多了起来,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让李秋生和王大壮看得眼花缭乱。

到了纺织厂门口,高大的厂房和来来往往穿着工装的工人,更是让他们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

李东生找到门卫,让他帮忙通知后勤周大勇,说李东生来了。

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带着一副老花镜,上下打量了李东生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屑。

他慢吞吞地拿起电话,对着话筒不情不愿地说了几句,然后挂断电话,继续翻看他的报纸。

李东生耐着性子等了半天,门卫老头依旧悠哉地读着报纸,仿佛完全忘记了他的存在。

正琢磨着要不要再进去催催。

一个穿着中山装,腆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出来。

“李东生?”

男人语气里带着一丝疑惑,上下打量着他。

李东生连忙点头,“周主任,是我。”

周大勇愣了一下,他狐疑地又看了李东生一眼,目光落在他身后装得满满当当的牛车上,“这就是你说的…货?”

李东生掀开盖在牛车上的油布,露出码得整整齐齐的成衣。

“周主任,您看看,这些都是我上次说的改造成品。”

李东生指着那些衣服说道,“都是拿咱们厂的面料,在镇上找的巧手妇女们加工的。”

周大勇眉头一挑,心里暗自嘀咕,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这么短时间就弄了这么多出来。

他大手一挥,“来几个人,把东西搬到仓库去。”

几个工人应声而来,七手八脚地将成衣搬进了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