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韩庄轶事

销售那些事儿 侍晓禹 1611 字 2个月前

“师傅,我是拿咱小师弟没治了,这太单纯啦。要不你考虑考虑,给他换个小组完了。不然迟早得让咱们给影响的,也成了老色批不可。”彭博无奈的叹口气道。

王一飞索性也不跟我打哈哈了,做个手势告诉我:“就是嫖娼的地方。”

“我操......”我这才大梦初醒一般反应过来,不由得发出一句感叹道。

事实上,对于“资深”的徐州人来说,韩庄无疑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和争议性,不好提及,却又不得不提的地方。

因其浓重的“历史特色”和被徐枣两地人民赋予的“地区神话”,时常会被当作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令人们津津乐道。

这个地处济宁之南,东与枣庄古邵接壤,南同徐州利国为邻,北接枣庄沙沟,行政区域仅有160.2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常年保持在6万人左右的韩庄镇,常年被徐州、枣庄、济宁一带的老百姓看作是“法外之境”和“三不管”地带。

就是这样一个勉强有十分之一个沛县那么大的小镇,却是久负盛名。

在此诞生的诸多段子、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打磨,其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都快能汇聚成一部同《金瓶梅》相媲美的人情小说了,堪称独属于徐济枣三市老百姓才听得懂的脍炙人口之“佳作”。

其中,当代打油诗人“佚名”有诗曰:

吃咸菜,喝咸汤,省了钱,上韩庄。

吃烙馍,卷馓子,就为夜里攮眼子。

韩庄八街饭店多,没有厨子也没锅。

苏鲁少妇哪家强?中国山东找韩庄。

徐州不能失去韩庄,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

更有当代民间创作人“无名氏”撰文道:

话说古时候,韩庄主营文房四宝,依靠大运河南来北往的人气,可谓风极一时,南北客商熙来攘往、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后因经营不善,卖墨的、卖纸的、卖砚的,都先后关张,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韩庄偌大地方,只剩下卖笔的了......

还有类似文章写道:

苏鲁边界,地处京杭大运河山东省内南段北线,有一个叫韩庄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享有江北水乡之美誉。经当地人数十年之苦心经营,引来苏鲁豫皖各地客商无数。有卖黄金者、有卖珠宝玉器者、有卖绫罗绸缎者,还有卖白银者。后来,由于经济萧条,贩黄金、珠宝、玉石、绫罗绸缎等商户皆走,十余年过去,只剩下卖银者尚在经营......

关于韩庄的故事还有很多,江湖上也一直流传着不少玄之又玄、不尽相同的传说,在此恕不一一赘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总之,在我来公司以前,不少过去从未听说过的稀罕事儿,都是经后来这些同事之口才知道的,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