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临平县人挺好的

罗腾云眼神中满是关切,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罗腾龙。自家弟弟自打劳改半年多出来后,不仅成家立业,还当上了父亲,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咋看都是满脸欣喜。

此刻的罗腾龙,身着笔挺的西装,身姿挺拔,比起往昔,那股成熟稳重的气质愈发明显。罗腾云顺手拿起桌上的杯子,从炉灶上正温着的锅里倒出一杯还冒着热气的牛奶,递向罗腾龙,温和地说道:“把这牛奶喝了。”

罗腾龙眉头微微一蹙,下意识地说道:“我咋能喝这个呢?姐,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向来对牛奶东西不感兴趣。”

罗腾云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小龙啊,这牛奶可不一样,是有人专门从奶牛场送来的新鲜牛奶,刚挤出来不久,我特意现熬的,你姐夫和两个外甥最爱牛奶。你就尝尝,和那些用奶粉兑出来的,味道可差远了。”

罗腾龙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接过杯子,轻抿了一口。醇厚的奶香瞬间在口中散开,他不禁赞道:“嗯,新鲜的确实不一样,这个加糖了吧,你还别说,我姐夫现在还有些领导干部的样子了,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

咋说话的,你姐夫品味一直不错,不然咋会找到你姐。

罗腾龙很是不屑的笑了笑,说道:姐,我跟你说的事,你可一定得当成正经大事来办。你得提醒姐夫,让他找个合适的时机给唐市长提个醒。咱图的可不是那几棵冬青能挣多少钱,而是现在有人正想着市长的位置呢。你也知道丁刚他们是力挺姐夫的,可要是邓牧为上位了呢?邓牧为和钟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任人唯亲,从平安县带出来多少干部啊,到时候姐夫说不定去哪里了。”

罗腾云看着弟弟说得如此义正言辞,分析得头头是道,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轻轻拿起手帕,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轻轻地擦了擦罗腾龙嘴角沾上的牛奶,说道:“行,等你姐夫调研回来,我就跟他说。腾龙啊,你如今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做事可得多思量。有些事,能参与就参与,要是觉得不靠谱,就千万别掺和。你把媳妇照顾好,把孩子带好,也让咱爸能省省心。”

罗腾龙虽说一直备受母亲宠爱,但自从媳妇娶进门,这护士媳妇三天两头的唠叨,他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如今姐姐又这般叮嘱,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耐烦,不过还是敷衍道:“好吧好吧,我都多大个人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我心里能没数吗?”

与此同时,市政府临时负责人唐瑞林,正有条不紊地开启新一轮的调研活动。此次,依照事先规划,将前往平安县进行实地考察。为了秉持低调行事的原则,一辆进口的中巴车缓缓驶出,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前呼后拥,车内,唐瑞林与王瑞凤、臧登峰、秘书长常云超以及几位市直部门的负责人一同就座,向着平安县进发。

当车辆缓缓行驶到县界位置时,中巴车平稳地慢了下来。透过驾驶员前方那明亮的车窗,只见县委书记郑红旗、县长孙友福、县人大主任兼常务副县长马军,率领一众党政领导,早已整齐有序地站在公路一旁。他们个个神情庄重,姿态端正,彰显出对此次调研的高度重视。

唐瑞林看着窗外这一幕,面色微微一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问道:“常秘书长,这是到哪儿了呀?”

常云超顺着唐瑞林的目光看去,看到前方那醒目的 “平安人民欢迎您” 的巨幅广告牌,心中立刻明白,恭敬地回答道:“唐市长,这里是光明区和平安县的交界之处,也就是县界的位置。”

唐瑞林微微皱眉,双眼轻闭,缓缓说道:“县界位置?之前不是三令五申,一律不许到县界位置上来迎接吗?”

常云超心里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赶忙解释道:“唐市长,是这样的,我昨天就已经和郑红旗书记详细沟通过了。这次调研的第一个点位就在县界位置。按照平安县的计划,咱们先从县界这里考察一个公路养护站,随后从公路养护站出发前往安平乡,去调研高粱红酒厂,接着从高粱红酒厂前往韩美公司,再到城关镇地毯厂,最后抵达秀水乡进行调研。”

听到这样的安排,唐瑞林心中的不悦稍稍缓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暗自思忖:郑红旗,不愧是齐永林悉心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脑子确实比李泰峰灵活得多,懂得在规则内巧妙安排。

常云超最近干劲十足,一大早就将今天的行程安排烂熟于心。深知,作为秘书长,随时准确回答领导的问题是职责所在,而这也是在唐瑞林面前展现自己工作能力和踏实态度的好机会。

汽车稳稳停下后,车门徐徐打开。郑红旗和孙友福迅速上前,站在门口等候。唐瑞林面带微笑,率先走下车,以一种亲切而不失庄重的姿态,与众人一一握手。随后,郑红旗面带热情地说道:“唐市长,王市长、臧市长,热烈欢迎大家莅临平安县检查指导工作啊!”

小主,

唐瑞林没有过多寒暄,直奔主题,问道:“你们说的第一个点位就在县界位置?具体在什么地方呢?”

郑红旗向前一步,手指向远方,说道:“唐市长,您瞧这条路,是钟毅书记在任期间,在全省率先推动修建的县级第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高标准公路。这条公路自通车以来,为整个平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大动脉作用。但是啊,由于近年来过往车辆日益增多,超重超载现象比较严重,对这条路造成了极大的损伤。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按照市里面护林护路大会的统一安排,我们积极行动,率先筹建了公路养护站,就在县界,离得不远。”

唐瑞林略作思考后,决定不乘车,而是选择步行前往,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周边情况。于是,一行人簇拥着唐瑞林朝着公路养护站的方向稳步走去。

不多时,一座略显质朴的建筑映入眼帘,像是一处民房,门口挂着白底黑子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写着 “平安县交通局高标准公路养护站”。院墙上新刷的白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上面 “爱护公路,人人有责” 八个红色大字。

唐瑞林站在养护站的铁门口,目光被旁边整齐排列的四块展板吸引。展板依次展开,内容丰富详实。第一块展板全面介绍了平安县的县情,涵盖人口规模、土地规模以及经济规模等方面,让几位领导对平安县的整体概况一目了然;第二块着重介绍了平安县的交通情况,从全省第一个高标准县城公路到现在的基本交通网,无一不包;第三块则聚焦于公路养护站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人员构成、日常工作内容等;第四块展示了平安县“五强县”建设的规划……

这时,县长孙友福主动站到唐瑞林身旁,开始逐块展板进行详细介绍。他的讲解清晰明了,每一个数据、每一项规划都信手拈来,足见其对本县情况的熟悉程度。唐瑞林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当介绍到养护站时,唐瑞林的神情变得格外专注。毕竟,全市已确定开展三年交通会战,三年时间计划修建 3000 公里的高标准公路,如此庞大的工程,后续的管养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听到孙友福介绍公路养护站没有专门编制,而是由各乡分管交通的副乡长兼任站长,经费也需乡镇自筹,唐瑞林不禁心生疑虑,问道:“这个没有编制、没有经费的养护站,具体怎么开展工作呀?”

孙友福赶忙解释道:“唐市长,情况是这样的。人员编制方面,都是从现有人员中进行调剂。除了站长由分管副乡长兼任外,其他工作人员则由沿线各村自行负责,通俗来讲,就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至于经费,还是来自于提留统筹,养护方面小问题靠乡镇,大问题靠县里,养护站的目的主要是日常的小坑槽的填补,避免发展成大的坑槽。公路沿线的每个村都要与乡里面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养护责任。乡里面再与县交通局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虽然没有专门的工资和经费,但县里面财政还是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唐瑞林听后,眉头微微皱起,说道:“这样的安排,会不会在无形中增加农民的负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