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如今我有了一双温暖的手掌,注定要将它们对准过往。”
破云有答,声音之微,似至弥留之际,而那无比残破的身躯,至此也是未曾展露丝毫愈合的迹象,而那已断的手臂与腿足,也是不曾展露出丝毫重生的模样。可纵是仅余一臂一足,其残躯依是傲立,巍峨如山,无动摇之感,无倾倒之意,那于双目之中流淌而下的鲜血,亦似瀑布般奔流于他那刚毅的脸颊之上。
“何谓过往?”流水临终而问,眉目却也依是呈现紧皱的模样。
“寒凉所至,皆为过往...”破云临终有答,脸上依旧散发着名为温暖的光芒。
-----
走过色彩缤纷的八重天,青鸾与青羽迎来的则是一片...奇怪的世界,且是奇怪到异常的世界。
七重天似与九重天截然相反,这里不但没有黑夜,反而无论于何时都呈现着无比明媚的模样,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沐浴着温暖的明光。而在明媚之下,长街依似无尽之长,且是顺着目光直通没有尽头的远方。
这里的街路十分宽广,宽广至足有百丈,纵有百辆马车并行,也不会呈现出拥挤的模样。但奇怪的是,如此宽广的长街之上却是不见车马丝毫,亦是不见行人半个,唯一能够见到的便是覆满地面,且随长街同至那无尽之处的繁茂花朵。
这无疑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所谓的街路素来是坚硬的模样,其上青石紧密铺砌已是不见缝隙丝毫,可纵是如此,随长街一同无尽的繁花,依是于明媚中茁壮生长。
也许问题并不出现在坚硬的地面之上,而是坚硬的地面注定无法提供营养,而所谓的繁花也注定需要一块柔软且肥沃的地方才能茁壮生长。问题出现在...纵是坚硬、纵是没有营养,它们生长的依旧茁壮,却也不知是因贫瘠而坚强,还是因为久远的坚强改变了习性,致使它们能够生长于青石之上。
街路两旁,有着木质楼阁无数,随长街、繁花共赴远方,且依旧是呈现着不见尽头的模样。楼阁看似不尽相同,却也有着些许相似的模样,檐上青瓦齐覆,檐下和玺彩绘,且有紫藤、石斛、金钟等花卉覆于青瓦,似若彩瀑亦似门窗之帘悬于檐前,经风荡荡。
长街两侧、楼阁之前,尚有行人可走的道路,一侧临商铺万千,一侧玉阑分隔繁花盛开之处,却也不知是用于保护繁花,还是作为分隔仙境、人间的界限。
青鸾已携青羽来到了此方天上,她们似是走过了色彩缤纷的八重天阙,也似从未走过。正如常人登梯那般,心中所念的仅仅是走到尽头,至于脚下踏过了多少层阶梯,似乎也不会有人去细数。
两个人孤零零的走在街路之旁,那如帘的垂花之下,无论愿与不愿,都要享受着明媚的天色,以及细嗅繁花所带来的芬芳。她们已经走了很久了,而走过很久的她们则是发现,七重天内并无夜晚,也许这里一开始便是这般模样,也许是繁花为了茁壮生长而不需要夜晚到来,也许是烈阳认为繁花不需要,那么自然也就不会让夜晚出现了。
也许这是一件好事,毕竟青鸾素来喜欢明光,而她所追寻的也正是明光,除此之外,她的愿望之一也是由此达成,便是带着百姓共沐温暖明光。
身后的长街之上已满是人潮,但让青鸾有些迷茫、无法理解的是,来自九重天的百姓很少很少,而来自八重天的百姓却是很多很多。也许...一开始不是这样的,一开始跟在青鸾身后的只有九重天的百姓,但随着不断前行且在走过八重天阙之时,九重天的百姓竟已寥寥可数,而八重天的百姓却是多到数之不清。
也许...他们是满足于八重天的生活,并永远的定居于八重天上了。但让青鸾依旧无法理解的是...为何并不缺乏米粮、明光的八重天百姓也要离开家乡,随着他们来到更高的地方呢?
青鸾不知,不过却是于烈阳之下回首,用着满载金色霞光的双眼,看向了身后百姓聚集的地方。
很是神奇,天色本是烈阳高照、明媚无垠,但仅因霞光于眼中闪逝,便使青鸾见到的景象变了模样。
是黄昏,血色夕阳虽在穹边呈现着渐辞之意,却也非是落于西方,而是悬于东穹边缘、青鸾来时的方向。
无数百姓依在前行,却是尽数化作了罪孽弃子的模样。
青鸾不知罪孽何时来过,也不知它是于何时离去的,甚至不知于何时将这些百姓化作了它们的弃子模样。也许是在阴暗的九重天中,也许是走过柴门站到八重天之时,也许是...无数九重天百姓永远留在了八重天时,八重天的百姓自然也就化作了这般...罪孽洗礼过后的模样。
能够知道的仅是...他们依旧前行,且是未曾行于街路两旁,而是行走于街路中央,于血色夕阳之下肆无忌惮的踩踏着那些繁茂、锦簇、盛绽的花朵。
也许...对于这些罪孽弃子而言,街路之上是否有花并不要紧,花朵经受踩踏的感受也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能够走在最为宽敞且平坦的道路之上...便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数罪孽弃子背对夕阳前行,而他们的影子则似乌云遮蔽了繁花,且是如若万川汇聚,极其不合常理的共汇于青鸾脚下。看上去...这些影子就像无数条缰绳,紧紧束缚在了青鸾身上,却也不知是青鸾在拖拽着他们前行,还是他们在驱策着青鸾开路。但无论如何...青鸾起到的作用都似是拖拽,哪怕这些罪孽弃子本就有着用于前行的双脚。
青鸾这短暂的驻足,不禁让所有罪孽弃子都变了模样,那如若深渊般的裂口两端不再高挑,而是呈现着下沉的模样,似若新月反转,亦似小舟倒翻一般。青鸾知道,那是憎恨的神情,他们似在憎恨着自己停下了脚步,也似在用此种神情质问...为何不用最快的速度带着他们去往更高的天上?
青鸾收起了眼中的金色霞光,致使天地于她眼中恢复成了原本的模样。无数百姓依是踏于繁盛的花朵之上,不过此刻见到青鸾正在对他们瞧看,他们无一不在展现着欢笑模样,似乎在用欢笑感激着青鸾将他们带到了这片从未到达过的地方。
“你们要去往何处?”青鸾有问,且是看着无数百姓最前,一位乐呵呵的中年男子而问。
“我们要追随您,并与您一起战斗。”男子体态虽是丰满富态,却也打扮的整洁优雅,且于明媚之中说着无比动听的话。
“可是你们并没有用于战斗的力量。”
“请您不要为我们担心,因为并不是所有言语都会成为真实的举动。”
“你们仅是说说而已?”
“人们素来喜欢听闻好听的话语,哪怕明知是虚假...而道出虚假之人,也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你们为何要跟在我的身后?”
“因为我们要利用你去往更高的天上。”
“从未见过更高之处的你们,为何会对它如此向往?”
“也许高处的景象并不重要,重要的仅是站在高处便好,因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让所有人敬重于我。但有些奇怪的是,得到人们敬重的方法却并非是站在高处,而是将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
“为什么是狠狠的?”
“因为我们也被狠狠的踩踏过,而我们注定要摆脱被踩踏的苦难,去享受踩踏他人的欢愉,哪怕我们根本不知道...踩踏他人是否真的会为我们带来欢愉。”中年男子依旧是笑呵呵的说着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且在言语间垂首,恶狠狠的踩踏着脚下的花朵,且是毫不留情的碾来碾去,使其不成模样。
“这没有道理,如果你们能够放弃踩踏他人,并安稳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也许这个世界便不会有人受到经人踩踏的苦难。”青鸾垂首,不敢直视男子踩踏花朵时的模样,且是回想着流水曾说过的“秩序”与“安稳”。
青鸾无言、青鸾退让、青鸾心虚,但在一旁的青羽却是愤怒的开口道:“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这样?!”
“当行为与思想化作一种常理,那么于常理之中,我们便必须要这样。”男子依旧是笑呵呵的说着,不过却也是在说着血淋淋的事实,但让他难以理解的是...为何无言、退让、心虚的态度,会于一瞬化作了愤怒。
“也许这并不是一种常理,而是一种会散播、会传染疾病。”青羽依是愤怒的说着。
“当疾病已至膏肓,若不去享受它所带来的唯一欢愉,那么所得到的必然只有痛苦。”男子依是乐呵呵的答着。
“也许这是一种歪理,当用良药去治愈。”
“但它却被奉信至今,并且具备了极强的遗传性。”
“无药可医?”
“无药可医的并非是歪理,仅仅是人们心中的那句...理应如此。”
完全不知道男子在说些什么,不过却也于隐约之间理解了些许,男子大抵是在说...如果所有人都患了病,而那些不曾患病之人便必须要伪装成患病的模样,因为疾病已因所患人群的数量化作了真理,而与真理有所不同的,便是罪大恶极。
青鸾很难认同男子所说,但也很难反驳些什么,仅能带着青羽转过身去,于万般花帘之下继续向前而行。也许...前行的路不仅很长,更是十分怪异,怪异到谁也不知下一刻会在这条路上遇到什么,也许是怪异的人,也许是怪异的事,也许仅仅是一段...怪异的过往。
本是明媚,却有寒风忽至。
是很冷的风,风中不仅没有任何温度可言,更似刮骨钢刀抚人身心,虽不至狂乱,却也是掀起檐下花帘无数,亦是遮人双眼迷离难见。
待寒风辞别,青鸾以及如潮百姓于街路中央尽睁眼时...一位少年,已然是站在了繁花之间,亦是站在了所有百姓的身前。
年岁仅在七八,身着碎花袄衣,拥有着些许婴润,携带着些许红霞,怀揣着些许羞涩,拥有着些许精致,看上去...可爱的紧。
无数百姓尚未询问少年,少年便率先用着尚稚的声音腼腆而言:“我叫寒烟,是这里的英雄,却因刚刚成为英雄不久,而不知该去做些什么。”
小主,
名唤寒烟的少年似乎想要帮助他人,却是不知如何才能帮助他人,此刻之所以在问,也不过是委婉询问街上百姓是否需要他的帮助,又需要他做出怎样的帮助。
明光之下,繁花之间,无数百姓皆是侧首,看了看于街旁驻足的青鸾,又看了看身前那十分腼腆的少年。百姓们的视线皆是在青鸾、寒烟之间反复游走,且在游走间皆是想到了一个选择性的问题,而问题的名字则叫做...两个英雄。
两个英雄。
一个拥有着自我、独立的想法,却是呈现着极度不稳的情绪,是否愿意带着他们走到更高的天上,谁也不知道。
一个涉世不深且周身稚嫩、满腔懵懂,只要稍加引导便可以任凭他们驱策,从而带领他们走到更高的天上。
问题刚刚出现不久,百姓们便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且因这个答案没有丝毫悬念,即于此刻变成了他们心中的真理。而所谓的真理,并非是出自他们的聪慧,也并非是出自寒烟的稚嫩,仅是出自于...那“驱策”二字之中。
百姓们不再追随青鸾,而是带着谄媚十足的笑容纷纷上前,如若青草拥花般将稚年寒烟紧紧围绕,并七嘴八舌的诉说起了自己的过往,以及自己于过往中所经历过的种种苦难。也许百姓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寒烟这位少年英雄对自己伸出援手,哪怕他们本就有着于苦难之中起身并不断前行的能力。
受到百姓围绕的寒烟笑着,且是如若骄阳般笑着,亦似静水般仔细聆听着,虽然苦难之言仅于一瞬便是入耳万千,但...他始终都保持着耐心的模样,看上去就像是...圣人一般。
百姓们不仅在诉说,更是在笑着,虽不知这一张张笑脸是否虚假,但能够决定是否虚假的,则是取决于这些百姓在稚年寒烟身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对他们伸出援手的好心好意?还是看到了通往苍穹之上的捷径、阶梯?
虽然无数百姓皆将稚年寒烟当做了拯救他们的圣人,但是在旁的青鸾却是不同,因为寒烟在她眼中所呈现出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稚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