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生活的新考验
傻柱和娄晓娥的新分店热热闹闹地开了业,本以为能顺风顺水,可谁知道,这后续的运营就像平静湖面突然泛起层层涟漪,问题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新招来的员工大多是刚踏入餐饮行业的年轻人,对这家承载着傻柱和娄晓娥心血的餐厅文化一知半解,对菜品的独特之处更是只停留在表面认知。
那天中午,餐厅里人来人往,一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外国顾客走进店里,被店内古色古香的装修和热闹的氛围吸引,尤其是看到邻桌那盘色泽油亮、香气扑鼻的招牌烤鸭,瞬间来了兴致。他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向路过的服务员询问:“请问,这烤鸭有什么特别的?” 服务员小李一听,脸上瞬间闪过一丝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这、这烤鸭啊,皮脆,肉嫩,可好吃了。” 外国顾客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简单的回答不太满意,继续追问:“就这些?和我在其他地方吃的烤鸭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李挠挠头,憋得满脸通红,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外国顾客的眼神里满是失望,用餐时也只是随意地吃了几口,没了一开始的期待。
傻柱和娄晓娥在一旁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员工培训迫在眉睫。当天晚上,等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傻柱把所有员工召集到一起,神情严肃地说:“大伙都看到了今天的情况,顾客的满意就是咱们餐厅的命根子。从明天起,咱们暂停营业一天,专门搞培训!”
第二天,餐厅里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嘈杂,取而代之的是员工们认真学习的模样。傻柱早早地来到厨房,把各种食材整整齐齐地摆在操作台上,从一只只肥美的鸭子,到各种调料,每一样都摆放得井井有条。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讲解每道菜品的食材来源:“咱们这烤鸭,选的都是正宗的填鸭,每天专人从养殖场新鲜运过来,保证肉质紧实、肥瘦均匀。” 接着,他拿起一只鸭子,一边示范一边说:“腌制的时候,这调料的配比可是关键,每一种香料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多一分少一毫都不行。” 从腌制到进炉烤制,再到最后片鸭,傻柱讲得细致入微,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演示,员工们围在周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时不时还拿出小本子记上几笔。
娄晓娥则在餐厅大厅负责培训员工的服务技巧和沟通能力。她把员工们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小李,你演顾客,小王,你来当服务员。假设顾客对菜品不满意,你该怎么应对?” 娄晓娥说道。小王紧张地走上前,结结巴巴地说:“对、对不起,那我给您换一份。”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亲自示范:“您好,实在不好意思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能跟我说说具体是哪里不满意吗?我们马上为您解决,再送您一份小点心表示歉意。” 员工们看着娄晓娥的示范,恍然大悟,纷纷投入到模拟场景中,不断练习。
与此同时,四合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邻里节活动。这可是四合院的大事,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一道拿手菜,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唠唠家常,邻里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一来一往中愈发深厚。
今年也不例外,秦淮茹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她打算做一道自己的拿手好菜 —— 红烧肉。一大早,她就去菜市场挑了最新鲜的五花肉,肥瘦相间,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回到家,她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放在锅里焯水,厨房里很快就弥漫起阵阵肉香。
可就在她准备下一步烹饪的时候,贾张氏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菜,说道:“闺女啊,我看咱这次别做红烧肉了,改做素斋吧。我最近听隔壁赵婶说,吃素可健康了,对身体好着呢。而且我打听过了,活动当天有好几位邻居都吃素,咱也得照顾照顾人家不是?”
秦淮茹一听,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手里的锅铲停在半空,犹豫着说:“妈,我都准备好做红烧肉的材料了,而且往年我做的红烧肉,大家都抢着吃,临时改做素斋,我怕大家不喜欢啊。”
贾张氏一听,有点着急了,提高音量说:“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肯定能理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这时,易中海刚好路过,听到争吵声,赶忙走进来劝解:“你们俩都消消气,都是为了活动好,别伤了和气。要不这样,秦淮茹你还是做你的红烧肉,再做一道简单的清炒时蔬,这样既能满足爱吃肉的邻居,也能照顾到吃素的,一举两得,多好。”
秦淮茹和贾张氏听了,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点点头,按照易中海的建议去做了。
邻里节当天,四合院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一大早,大家就把桌椅搬到院子里,摆得整整齐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阎埠贵做的糖醋鲤鱼,鱼身炸得金黄酥脆,糖醋汁浇在上面,发出 “滋滋” 的声响,香味扑鼻;有一大妈包的饺子,皮薄馅大,个个饱满圆润;还有傻柱做的京酱肉丝,肉丝鲜嫩,配上葱丝和豆皮,让人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