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贺兰渊归顺

自从赵祯身故,他的几个儿子被人裹挟着,或主动,或被动,都陷进了王位的争夺中。

持续不断的内战,极大地消耗了北燕的国力,以至于一年过去,奴隶或死或逃或伤。

大家的精力都放在争夺地盘和权力,没有人专注于和民生相关的放牧。又是一年冬天来临,几个大奴隶主发现手里牛羊的数量,甚至不够几个月的消耗了。

要是在往年,粮食不够了,向南面越界抢劫就是了。可是今年山越国的几个边城都筑起了奇怪的阵法,只要人进去,大都九死一生,基本到了有去无回的地步。

情形不妙,有见机得早的,还在秋天的时候就带着部族向西北迁移了。

西北虽然苦寒,但那里有蕞尔小国可以攻取,不愁度不过去这个困难时期。

山越国在年内收到了北燕贺兰渊的归附文书,文书里称自己联合了两个部落,愿意依附山越。而做为投诚的表示,他随之献上了赵祯一个儿子的人头。

贺兰渊的残暴谁人不知,他竟然会想要归附山越,那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李钰虽然将信将疑,但仍然将人头和文书派按加急送到了京城。

沐乘风收到文书,自然也是疑虑重重,不敢轻信。

北燕人向来擅长出尔反尔,没有什么信义可言。这边可以刚签下停战协议,那边就马上与山越国再起冲突。

遵守儒家之风的,向来只有自诩仁义的山越国。

前车之鉴多如牛毛,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要是听信北燕人的话,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这是他登基后别国的重臣归顺,总归是一件大事。

如果确有其事,那对他的声望来说,有补有益。对国内一直唱反调的士族,可以形成一个震慑。

如果是个圈套,他也可以将计就计,借这个机会来削弱北燕的国力。

沐乘风和手下心腹大臣抓紧商量着贺兰渊的归附,贺兰渊也在和萧阁一边饮酒一边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