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钱卜此人所修魂道确实厉害,即便到了如今这种地步,他的元神之力也非现在的江瑚可比,反吞噬了对方的元神之力,江瑚自然毫毛无伤,犹有补充。
此刻想来,江瑚终于明白,自他第一次找到修道之人的墓穴,恐怕那人就是要用这夺舍之法自救。只可惜那人等待的时间太长久了,久到那人灵魂已经无法支撑夺舍。
而后面发现的三座修道人墓穴,每一个修道人无不是想要存魂,夺舍其他修道人肉身,让自己活得久些。只是,后面那三个修道人的灵魂同样等的时间太久太久,已经无力自护,无力支撑夺舍,最后才留了些遗言善语给江瑚。
唯有这最后一座墓,这个叫钱卜的人,修炼魂道,灵魂强大特殊,这才等来了江瑚这么一个修道人。
可怎知,江瑚有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救了他一命。
这是什么秘密呢?
“呵呵,这算什么,弄不死我,吓我一跳,废物,老废物……”
满脸的狞恶,此刻的他已不再是过往那个他,满身江湖恶霸的习性,丑陋狞怖的嘴脸。
“娘的,害老子虚惊一场,白痴……废物……”
他确实已被这方道界逼迫的没有办法了,堕落,或许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
而这次游经古墓之后,江瑚也感觉到了无趣,却又不知道去什么地方。
想着想着,居然忽地想起来一座道观,清静宁和,似乎正适合现在的自己。
然后,江瑚便去了九天八宫观,又与王然奣论道,还开始学习道教法门,也学起炼丹制药之术。
江瑚最先接触的两篇道教法门,叫作《太上感应篇》、《太上忘情篇》。
其中,《太上感应篇》对江瑚心灵触动最大,这也是让他真正浪子回头的原因之一。他心系家人,不想让自己的恶业报应到家人身上,这才开始向善行路。
正所谓,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太上感应篇》几乎不提修炼之事,只教人行善积德,除恶,扬善,几乎是写尽了人间大小善、恶之事,该以何为戒,该以何御己,这让江瑚瞬间就感悟了一种抓不住的“灵光一闪”。
之后,他又学《太上忘情篇》,与王然奣论道,何为无情,何为有情,何为忘情?
之后一番感悟,江瑚这才让自己的人静了下来。
只是人静了,心却不静!
他还是执着修道,执念离开此界……
所以,江瑚又自己炼丹制药,以陵墓中寻找到的那些古老药方为主,炼出了一样又一样害人的丹药。这些丹药要是真有用,那些墓主人岂会死。
最后,江瑚只得了三篇修道人留下来的丹方,那是能够疗伤治病三类丹药。
可惜此界无灵气,养不出灵药,丹方上需求的灵药,江瑚是一样也找不到,用其它同性质的草药替换炼制丹药,却根本达不到丹药十分之一的效果,这让江瑚更加心乱。
他只不过是想在丹药中找到补充自身力量的法子,竟没有一种可行。
毕竟只靠吸收日、月精气,速度太慢太慢,慢到就是等江瑚炼死了,他也恢复不了自身百分之一的灵力啊。
后来,江瑚知道留在九天八宫观混吃等死不是办法。即便人家观主很欢迎自己,可江瑚无颜留下去。
最后离开,几惊周转,才到了这处深山中的湖地奇景,定下隐居。
江瑚居住在大湖东面一片竹林里,本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位好邻居樵翁,就居住在东南方的山后。后来还是樵翁入竹林砍竹子,江瑚方才认识了这位本先隐居在此山中的樵翁。
樵翁本名图兆,年轻时就以砍柴为生,无亲无故,自觉熟悉山中之物,便在中近老年时隐居深山。
你猜,樵翁今年多少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要是江瑚看,他也才不出樵翁高寿,因为这位樵翁还保持着中近老年时的样貌,黑须黑发只有几丝白,体格康泰,也就是五进六十岁的样子。
可是,当江瑚和樵翁熟悉之后,才听这位老人家自己说,他已高寿一百有六,至今还能上山下湖。
如此人物,岂非已活成了山中老神仙的样子么?
起初江瑚也不信,就以神识查探,那时江瑚惊叹连连,难以相信,这位樵翁骨龄真的已有一百零六,外貌,体格却还保持着中年人模样!
江瑚不是没有见过高寿老人,但别人不是容颜已老,就是体格病弱,哪里能像樵翁这般似个老顽童,还能跑能跳的。
像修道人那些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江瑚见得多了,可是樵翁这样一个普通人,他是如何活成这般的?
其实根据樵翁自己说,他自己心理年龄还年轻,所以人就显得年轻,加之深居山林,长与美景美物相伴,心里没什么愁苦可烦,所以活的就更轻松了。
再有一年四时,各大节气,吃穿用度自给自足,有足无余,劳而不力竭,歇而不盛溢,实在是个逍遥自在人,或许因此看着不像是百岁老人家。
听了这话,江瑚就觉得有点惊奇,这位樵翁是不是看过《黄帝内经》?
不管怎么样,能交到这样一位好朋友,好邻居,江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从樵翁这里知道了许多道理,心才慢慢的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