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黄土乡是人口大乡,又是最贫困的乡,一定不能落下。”
祁同宇有信心翻一番的底气是祁氏的产业,还有李达康的基建工程已经修的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如果黄土乡落后的太多,也会对整个县的经济造成拖累。
“祁书记,这您就放心吧,自从浮桥搭起来时候,整个黄土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货物可以通过浮桥运送到对岸的城里去卖,城里人也可以到我们的村里感受自然田园风光,进行乡村旅游。
这样一来一回,今年黄土乡的GDP翻番绝对不是问题。”
孙连城对今年的GDP是满怀信心。
今年这么好的条件,要是今年都不能翻番,那他干脆辞职算了。
黄土乡的GDP增长快不是因为孙连城干的好,而是基数太低了。
祁同宇点点头。
“你有这个信心就好,下半年公路就要开建,你们这边能拿出多少工程款?需要县里支援多少?”
祁同宇知道黄土乡拿不出多少钱,但是拿不出多少是一回事,拿不拿又是另一回事。
县里把钱全出了是不可能的,这会让人感觉祁同宇偏爱自己的心腹。
“祁书记,我们黄土乡发展起步慢,实在是没什么钱。”
孙连城叫了一声苦。
不过他作为祁同宇的心腹,也知道祁同宇的难处。
“祁书记,我们发展慢,所以我们想的是分三年出资,今年先出二百万,明年出三百万,后年出五百万。”
这条路预期的工期是一年半,孙连城几乎已经是给出了极的数目。
祁同宇需要这条路来做政绩,他黄土乡掏了一千万,祁同宇这边也好周转,下面的人也不会说闲话。
金山县第一批修的路虽然大部分都是县里出的,但是黄土乡落下了。
要是黄土乡这一次修路全由县财政出款,会授人以柄。
“行,那你这边就一千万吧,剩下的由我来想办法,建筑公司的事情我再评估一下,没问题之后立马动工。”
祁同宇心里寻思道。
他想让赵瑞龙再出一点血,以极低的价格拿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