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樊於期人头

燕国王宫,燕王喜一脸焦急的看着下方的诸位大臣。

“秦军已兵临易水,诸位大臣有何良策?”

下方的大臣大都也十分惶恐,随后燕国太傅鞠武站出来说道:

“王上,臣以为燕国应与西边的代联合,南与齐、楚结盟,北与匈奴结好,如此共同抗秦,才可保燕国安稳。”

燕丹听此,便立刻反驳道:

“父王,儿臣以为各国如今皆恐惧大秦,且互相之间并不信任,合众抗秦难矣。”

然而,鞠武却立刻问道:

“那不知太子有何办法?不合众,难道直接投降吗?”

此话一出,还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支持投降,他们不断以韩国为列,韩国百姓不仅没受到欺压,生活还变的好了些,当然,主要是韩国权贵在咸阳依旧过的好好的,虽然少了一些自由,可生活还算滋润。

燕王喜听到韩王安的结局,不由有些意动。

燕丹见此,了解自己父王的他便知道不妙,于是也开始支持合众。

最终,在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合众的情形下,燕王喜也就放弃了投降的想法。

朝会结束过后,前往各方的燕国使臣便立刻离开了燕国都城蓟,如今秦军逼近,他们不敢有一丝迟疑。

太子府,荆轲看着一脸阴沉的燕丹,不由轻声问道:

“巨子,出什么事了?”

燕丹叹息一声。

“荆轲,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如今秦军已至易水,父王和众位大臣准备合众,可合众极其难矣。”

燕丹、荆轲、高渐离和班大师等一众燕墨统领不由对视一眼,随后异口同声的说道:

“为今之计,只能刺秦。”

“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荆轲的性命不足挂齿,此事请巨子放心,荆轲定当取那嬴政狗头。”荆轲看着咸阳的方向,冷冷的说道。

一边的高渐离见此,不由向前一步说道:

“知音难寻,荆兄若是去了,高渐离独自在世间弹奏岂不悲呼,巨子,在下愿意与荆兄一同前往。”

然而,燕丹却并未立即回应,而是沉思了片刻,随后抬起头,严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