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桓公大儿子目夷是庶出,二儿子兹甫是嫡出。在宋桓公重病时候,跟兹甫说将来国家要交给你,要好好干,争取光宗耀祖等等。这时候的兹甫竟然说,我的才干不如哥哥目夷,不如将国君之位交给哥哥。宋桓公翻回头将兹甫的话又告诉了目夷,目夷说这肯定不行。因为废嫡立庶本来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再说了弟弟能情愿把国君之位相让于我,天下还能有谁比这个更仁义的!
小主,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目夷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家出走,跑卫国去了。宋桓公死后,兹甫只能继位,是为宋襄公。
反观齐桓公,五个儿子为了夺权,又争又打,弄得朝野鸡犬不宁。也难怪齐桓公感叹,都是儿子,为什么我的比人家宋桓公差那么多呢?
宋襄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回哥哥目夷,让他为国相,此举也让宋襄公的仁义大名传遍各诸侯国。
一度野心勃勃的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未尽之事业,接过霸主的接力棒,将霸业进行到底。
可惜一来他没那个能力,二来宋国无论地盘经济军事实力,跟齐国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别人不买他的账,也就不奇怪了。
就拿这次受伤来说,本来还是有机会打胜仗的,就是因为所谓的仁义,害苦了他。
宋襄公想要学齐桓公的霸主,就要召集诸侯开会。但是他影响力不够啊,诸侯们除了周边几个小国响应之外,根本就没人搭理他。
对于不听话的小国,宋襄公确实打服了两个。
第二年又会盟时,楚国这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竟然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囚禁在楚地。直到鲁僖公调停,才算放了回来。
回到宋国的兹甫很生气,便出兵攻打不听话的郑国。
郑国远没有庄公在位时候的霸气,简直就是个倒霉蛋。也就是说,谁打我,我骂不骂谁敢不敢还手不说,打郑国总可以吧。
郑国现在归附于楚国,打小弟那就是看不起大哥,楚国自然不会惯着宋国。
两国军队在今河南柘城相遇,大战一触即发。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