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问小陆,他说好像是陆子明的车里死了人,但是具体的他也不清楚,我就没再多嘴。
第二天一早,我取出和田籽料,照着刚卯母版的样子,打好了线稿,然后把刚卯母版重新藏了回去,拿着之前宋跃拍给我的照片,上了天台。
第一步不是雕刻,而是要先染色,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雕刻上只要不太离谱,这么老的东西,纯手工雕刻很难挑出毛病。
但是染色就不一样了,用料配比稍微有点问题,出来的颜色就会很僵硬,就会一眼假。
按道理来说玉石做旧基本上都不会染色,但是这次情况特殊,我不知道刚卯的材质,买不到一模一样的原料只能仿。
我把买来的薯莨和朱砂混在了一起,放进大锅里熬煮,然后把一整块的和田籽料切成了很多小块,开始做试色的样品。
而我试色出来的十几个样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倒不是说颜色出来太假,但就是出不来类似鸡血石一样的自然纹路。
要么整块石头都闷出来红色,要么就能看到明显的僵硬的分层,我还学着这里人染布的手法,先把玉料浸没一半,然后再慢慢浸入三分之一,布料这样染就能染出类似国画那种层峦叠嶂的样子。
但不知道是手法问题还是材料问题,染出来的颜色还是很丑。
就在我闭门造车苦恼不已,看着一捧废料感觉这次要彻底翻车的时候,忽然看到了隔壁蜡染工坊晾晒出来的衣服。
那衣服是一件长裙,渐变的蓝色,裙摆印出了一只白色的梅花鹿。
可能是小陆看到我这些天状态不好,还主动来安慰我:“兄弟,我们寨子可好看了,你没事出去转转,玩玩蜡染,挺有意思的。”
我现在已经有些束手无策了,又不敢联系师父,无奈之下,也只好到处转悠,去亲自体验了蜡染的玩法,想着也许能在染布的过程中,了解到别的什么染色技术。
当我手里沾满了蜡液的铜笔接触到布料的瞬间,果然灵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