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谨也是担心佩筠贵人事忙,忘记了他们的事情,如今得了准话,脸上的笑藏都藏不住,连连谢恩。
他知道,瑜贵妃如今执掌宫权,膝下皇子也深得帝心,他在内务府如今明面上声名不显。
实则有消息灵通的,已经开始不露痕迹的给他行方便了。
别人对他的称呼也变成了汪公公,晋升是迟早的事。
“奴才谨遵娘娘教诲,护着蕊儿,尽心为娘娘分忧。”
傍晚,皇上批阅完今日的奏折,照例来了永寿宫,与佩筠一同用膳。
“弘昱最近学业进步很大,就连朱轼都说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朕也觉得弘昱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朱轼是上书房的老师,为人作风严谨正派。
皇上很是欣赏他为官的风格,特意让他也来担任上书房的老师。
佩筠听到弘昱被多加夸赞,得意的不行,就连往日不爱吃的青菜都夹了两筷子。
“弘昱自小就聪明,臣妾也觉得他是个有出息的,皇儿真争气。”
皇上笑着附和两句,心里另有小九九。
整日里觉得弘昱是随了你,等将来弘昭长大了,要是不爱读书,朕倒要看看你又要说他随谁。
用过晚膳,佩筠与皇上简单的在院子里走动几圈,就准备洗漱休息了。
佩筠换上了杏黄色的寝衣,几步就走到了正在看书的皇上旁边坐下。
想到白日里汪谨禀报的事情,她觉得事情赶早不赶晚,早些说了也好。
“皇上,臣妾得知,御膳房的那个小太监有一个对食。
是景仁宫的一个叫小荷的洒扫宫女,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联系。”
佩筠也想过委婉点,但琢磨半天也没想到什么天衣无缝的说辞。
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将消息的来源也一并告诉了皇上。
“内务府的汪谨和以前在景仁宫的蕊儿是对食,臣妾发了善心,将蕊儿调到了内务府。
结果赶巧了,蕊儿会知道这件事,投桃报李的就告诉臣妾了。”
皇上虽然不知道佩筠曾经让汪谨他们干的事。
但也是知道今天下午这两个人来永寿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