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你之前说过的!
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既然饮料厂的职工要上访,那肯定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吴子峰的话一半是鼓励贺少炎,另一半则是自己的建议。
工厂改制本来就是个麻烦的事情,一是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第二个就是国有资产私有化关于这个价值问题。
本来就是国家改革政策,但是真要是实行下来确实有难度。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对于工厂改制问题还是没有多大的阻力。
但是像徽省潢川市这种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工厂改制自然是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原本在国营厂上班,这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不但有工资发,而且还是铁饭碗。
和普通人比起来,国营厂上班的职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而且国营厂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父职子抵,或者是兄职弟妹抵。
大致意思就是父亲退休了可以由儿子抵职,哥哥退休自己的弟妹或者直系亲属可以抵职。
有些厂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正好赶上了这一波抵职的高潮时期。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使得工厂在几年的时间里垮的垮,要么就是看着市里的财政补贴浑浑噩噩的耗在那里。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年,华夏市场经济加快发展,本地的经济受到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国营厂。
这时候的轻工局下面可是管着很多工厂,像毛巾厂,被服厂,制衣厂,肥皂厂,造纸厂,打火机厂,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加起来不下于一百家。
“子峰,你的意思是我的方法不对?”
贺少炎缓了缓酒劲,朝吴子峰问道。
“贺大哥,也不是不对,只是实行的时候你下面的人打了折扣!政策落实不到位,下岗职工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问题不解决,那些职工怎么会同意呢?”
吴子峰几句话就把贺少炎的困境原因点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