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陈轩询问他:“你父拿你作棋子引走商兵,弟弟能想尽办法不让你们死得冤枉,心中可有怨气?”
令人意外的是,重义考摇头道:“如果父王得以安全逃离,即使我不在了也值得;而弟想要杀我,想必是因为我不适合作为未来的国君。
虽然心里会有一些抱怨,但算不上怨恨。”
陈轩笑出了声。
“原来姬昌这位假君子教出的,竟然是真君子。”
接着,陈轩又问他:“我既然救你一命,你是否该知恩图报?”
重义考郑重地说:“一滴水之恩应当回报泉涌般的大德。”
陈轩笑了。
“好,那你就暂时留下来吧。”
回到西岐的路上,太姜掐指一算,得知姬昌已经归来,顿时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前去迎接。
一时间,群臣百姓齐聚迎接归来的姬昌。
姬昌的正妻张望着问道:“邑考呢,怎么没有见到他?他不是要接您吗?”
闻言,姬昌黯然落泪,悲声道:“我被困京都,无怨言,但昨日突受诛令。
恰逢邑考出现,他把我打晕运出五关,他自己留下断后。”
众
君王一听到这话,顿时心花怒放,难道不是说他的国度将要兴盛吗?
人人都喜欢听恭维之词。
更何况眼前的垂钓老人似乎是一位不凡的高人。
“请问您是否是磻溪贤士?我是前来拜访您的君王!”
君主轻声问道。
“贤士不敢当,不过是个归隐山林的人罢了。”
老人背对着他们说道,仿佛带着几分清高的意味。
这举动立即使得气场不同凡响,君王心中暗喜。
没有大才,又怎能有如此风骨?
“我对先生久已敬仰,今日得见,实在是幸会啊!”
君王恭敬地笑着说。
“我看你没看到我的脸,怎么算什么幸运呢?”
老人反唇相讥,让君王稍愣了一阵。
随行大臣想上前训斥,但被君王制止了。
“虽未目睹先生尊容,却已久闻威名,如今相见倍感亲切。”
君王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