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旧让他们先干活,赵常山则骑三轮去地里拉回了一大堆西瓜供他们享用。
这天气炎热,每人一块分一分也是好的。
妻子和两个大女儿正在主屋里等着,赵常山把人们带到了客房。
什么话也别多说了,先切几块西瓜解解渴。
清甜爽口的西瓜吃进嘴里简直就是最好的享受。
装卸工和司机们围了一大圈开始装车,原本以为很多菜籽要干上好一阵子,没想到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全都搞定了。
过秤显示一共斤,这是扣掉了赵常山自留的1500斤之后的结果。
平均每亩279斤,这个数字接近最高值,可能是因为上过两次肥的原因吧。
不过赵常山卖的重量是斤,按上年的价格,每斤一角六,再加上附送提取525斤京城产油票、外加73斤本地产油票。
实际上应是700斤,扣除35%损耗,剩下525斤。
老规矩,一车四吨,装了十五车也没能装满,最后每个车上各放了两个大西瓜。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五点,送走了浩浩荡荡的车队。
几个工作人员评论道:私人农场中赵常山这里是面积最小的,但产量确是最高的。
另一个更大的私人农场有7000多亩地,员工有三百多人,对比下来显得规模悬殊。
现在赵常山又将精力放在麦田里600亩的小麦身上,量非常大,需要再建个晾晒场。
不过孩子们的事不必操心了,她们有自己的社交生活陪着妙蕊聊天就好。
两个妹妹现在已经学会做饭了,值得夸奖。
特别是那个六岁起便进入小学的女孩,三年前就已经上了高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八月份。
某个午睡时间,他听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京城发生了特大暴雨,市区积水严重。
城区和郊区倒塌了很多房屋,幸运的是仅少数伤亡。
想到在京工作的义母赵常山有些担心。
他留下家里的孩子,自己开着车子出门。
去了附近唯一可以拨打长途电话的地方:鹤岗邮电局。
那里早已排满了等待的人群。
问清楚情况后发现都是因京城而来的。
赵常山决定另想办法开车到当地的采购站询问:“同志,请问你们这里的李主任在吗?”
对方回应热情且熟悉,“原来是赵兄弟呀!”
"请问您能不能帮我找下李主任?我有点急事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