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是淳于越前来游说归降,** 心中顿时燃起怒意。
“淳于越,赵国与秦国本无纠葛,你这样来劝降是何居心?”
** 直视着淳于越质问道。
淳于越微微摇头,从容说道:“我主公乃大秦的 ** 。”
“哈!大秦 ** ?”
** 冷哼一声,“我认可秦之强大,然而此地为赵国的领土,即便贵方再强横,在这里亦不会占得半点便宜。”
闻言,淳于越轻笑出声:“阁下或许并不自知,我早已洞悉你们赵国的真实处境。
你们远不足以自立为王,若秦国挥师南下,不出所料,您将一败涂地。
此次来访目的并不在于说服你们主动投降,只愿告诫:如遇秦国铁骑踏至门前,您的胜算微乎其微,这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听到此处,** 大怒道:“简直欺人太甚!”
边说边朝淳于越斥道。
看到对方愤怒的样子,淳于越反而微笑起来,随后他从怀中取出一封文书递给** ,而后者读毕瞬间变色。
小主,
“怎……这怎可能?”
** 狂讶不已。
看着对方惊恐万状的表情,淳于越淡然一笑,并不答言,过了一会儿,** 阅尽信内,神情迅速黯然下去。
停顿良久,他深深呼出一口气说道:“离开吧,我等赵人无畏任何挑战。”
得到回覆后,淳于越大笑着带上随员离开了。
在离开之后,** 反复研究那封文书,确证内容的真实性。
而接下来几天,淳于越继续奔波至燕国意图说服燕王,不过也碰壁而返,因为燕国的态度异常坚定,断不会轻易低头。
见到燕王者时淳于越重申:“这已是你最后一丝希望。”
“回去告诉赢子云,我燕国民众宁愿马革裹尸也不愿委曲求全,”
燕王严词拒绝并命令备战应敌。
最终淳于越未能改变燕王的想法,心情极度沉重返回。
一路上,他的内心充斥着失败后的苦闷和懊恼。
“哎。”
他又是一声长叹。
此时,身边谋士问到:“先生缘何忧郁?”
淳于越回答道:“未能使对方屈服于理而言之。”
但这也算是意料中的结局——毕竟所有人早就预料到这一任务困难重重。
他转身不再望向长安的方向而是踏上另一条路带领着三千精兵而去。
此刻在北方大地,战争局势依旧混沌不明。
韩信与李左车各自率一万骑兵,与大月氏展开灵活的游击战术。
与此同时,蒙恬继续稳步推进,逐渐缩小了大月氏和韩信、李左车之间的距离。
冬天的到来使草原上变得寒冷刺骨,无人愿意再延续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