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是好人。”
“另一等是坏人。”
“用更准确的词汇表达……就是有罪和无罪!”
“世人喜欢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评判每个人的品质,并以此衍生出种种刻板的人物化标签,贴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比如说萧伯父,你们给他贴上的第一个标签,是一个名叫契丹人的标签,而伱们给他贴上的第二个标签才是受害者,第三个标签是加害者,后面还有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以及很多很多个。”
“我并不排斥这种理念。”
“因为我也会有刻板化印象。”
“只是,我想表达的是——即便我们已经用刻板的人物化标签,给每一个人做了分辨归纳化处理,人性也依旧是复杂的,复杂到了你无法用有罪还是无罪评价一个人的正确性。”
“复仇和迁怒的区别是唯心的。”
“你不承认不行,万物生来,都是带着罪孽降生,即便是六根清净的和尚,也要饮用这天地间的水,吃着农民种出来的粮食与果农种出来的果子,是,他们没吃荤腥,不含杀生,可是,对前辈您而言,道家庄子庄周梦蝶的道理,您应该是懂的,您非山间清泉、田间麦稻、林间果树,又岂知它们没有灵智?”
“孩子在娘胎里,需要营养。”
“他们的母亲自是要吃些好的,比平日里多吃一些肉蛋奶,补补身子,这样才能把他们平安生育下来,那么,您认为婴儿还无辜吗?”
“好,您当然可以说,他们的母亲可以不吃不喝,不供给营养,甚至能选择打掉这个孩子,如此,不就免去他们背负罪孽降生了吗?”
“所以,未经他人允许,就擅自剥夺他人活下去的权力,这种做法,难道就没有罪了吗?”
话说的很绕口。
不过,在场的人都是文化人。
只是细细一品,就纷纷点头。
随后,一部分少林高僧似乎是意识到了不对劲,又连忙摇头,主打的就是一个尊重信仰。
直至这时,林朝辞才给出了总结。
“所以,世上没有人是无辜的。”
“复仇与迁怒的本质没有区别。”
“复仇是为了宣泄心中怒火而使用的一种暴力手段的统称。”
“迁怒也是为了宣泄心中怒火而使用的一种暴力手段的统称。”
“只不过,一个是强者喜欢的,另一个是弱者喜欢的,强者怒而抽刀对更强者,弱者愤而抽刀对更弱者。”
“说白了,是当年的慕容博、玄慈、赵钱孙等人比萧伯父一家人强,所以,他们才能酿成这个悲剧,如果是萧伯父一家人更强的话,此时,也就不会有慕容博、玄慈、赵钱孙几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