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

在「根据地的医科大学」决策解锁前,各级部队所需的西药只能通过地下交通线从敌占区秘密购买。

这不仅需要花费本就捉襟见肘的采购基金,还要面临各式各样的危险。

即使配合上华润集团的秘密通道,八路军的西药供给依旧有不小的缺口。

随着战争进入僵持状态,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敌占区,都将药品和医疗器材列为禁运品,采购的难度大大增加。

尽管八路军后勤部门冒着生命危险,派人深入敌占区的城市,购买一些必需的麻醉药、磺胺、碘片、碘化钾等药品和听诊器、血压计、手术刀具等医疗器械。

但采购永远只是杯水车薪,巨大的亏缺把当时还是采购署署长的黄河急得满嘴水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了,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西药技术无法突破的当下,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自然而然成为了部队各大制药厂的首选。

早在1939年年底时,三大主力和边区制药厂的年产量就达到了1.8吨,只不过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好在「根据地的医科大学」决策解锁后,在数位教授和主任医师的牵头下,八路军制药厂的产能整整翻了十九倍。

甚至还改进工艺开发出了诸多成品药剂和中成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西药两开花。

再加上系统内提供的一吨西药,各大野战医院每个月可用的药品份额已经突破了三吨大关。

非大型战役时期,盈余的药品可以以成本价出售给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们。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民众们的治病难问题,还能回笼一波资金用于新药品的开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石多鸟。

反观光头治下的果脯,按理来说对方的制药业应该发展得也不错。

怎么说他都是手握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物质资源,财力和人力都远超边区,就算摆烂日子过得也不会差。

只可惜啊,在我们委员长和夫人的操作下,民国的民族医药工业被进口西药按在地上摩擦。大量的制药厂被挤兑得纷纷破产、倒闭。

当前整个国统区只剩下大大小小二十三家药厂,工人的总数也仅仅只有830人。

堂堂五百万国军,居然只能靠这么点工人制作药品,简直比军医的数量还要离谱一些。

一旦某天丑、英两国断了药品的援助,估计用不了多久果脯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逃兵,使得原本就很烂的军纪直接遗臭万年。

听到医生的话后,黄河赶紧从座位上起身拉住了对方。

“别别别,咱们的部队可不兴搞特殊。”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先进行基础的体格检查吗,这些项目咱们应该自己就可以完成吧。”

“真不用急,一切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

太原周边团及以上的指挥员可不少,刘院长他们从今天早上一直忙到现在,好不容易才有点休息的时间。

就算不提二人的私交怎么样,要是把他们累出个好歹来,对全军都是重大的损失。

半个小时后,第一阶段的体检结束。

黄河的各项体征还算不错,身体健康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护颈椎和腰椎间盘。

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工作都需要久坐,时间一长肯定会出现职业病。

后续的检查已经不是医学生们能够胜任的等级,必须等到主任医师们归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

正当黄河研究自己的体检报告时,刚刚吃完饭的刘院长从后门走了进来。看到会诊室内的“病人”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呦,这不是我们的黄大局长吗?两年不见,你晋升的速度可真够快,连跳了好几级。”

“这么久没来医院,你的身体现在应该已经恢复如初了吧。先把第一阶段的体检单子拿出来,让我看看你的各项指标。顺便把上衣脱了,化验检查要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