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给根据地准备的礼物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步枪,毕竟现在部队需要的是量大管饱。如果发生意外,这些武器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虽然他们万分小心,但在进入这个省的第三天,他们的行踪还是被一伙无所事事的汉奸们发现了。
这些狗汉奸在第一时间分兵,两个人去联系离这里最近的鬼子,剩下的三个人继续远远地跟在运输队的后面。
收到情报的日本人第一时间出动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准备去打伏击。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鬼子战术很是毒辣,伏击战可不是后世影视剧中那么简单,不可能是所有人找个地方往那一趴就完事了。
选择一个合适的伏击地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不打草惊蛇,鬼子们必然不可能去诱伏。整个车队躲着他们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上钩。
他们的参谋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分析出了运输队的路线,二百多个鬼子按照上级的命令急行军到运输队必须经过的峡谷路段设伏。
初秋的峡谷还有着些许的绿意,这对于伏击方可是个好消息,毕竟光秃秃的可不好隐蔽。
似乎运气也站在了鬼子这边,这个峡谷路段的容量堪堪能供运输队以正常的队形行军。
但很难让运输队的战士们在遭受袭击时立刻展开战斗队形,延长了从行进状态变换到战斗状态所需的时间。
而且这个伏击地域的环境,很便于鬼子们隐蔽、进退、展开和发挥火力优势。如果可以合理运用,可以大大的减少了鬼子们的歼敌难度。
这些狡猾的敌人猜到运输队肯定安排了侦查人员,所以他们在出击阵地上,只是布置了几个隐蔽的观察哨和警戒组。
主力部队则是安排在位于出击阵地侧后方的待机阵地上,那里由一条隐蔽的通道连接。
这样做可以减少暴露的风险,只需要对方的侦查手段用完后,大部队在潜行到出击阵地上准备发起攻击。
伏击战术从冷兵器时代到技术条件不是很高的热兵器时代,它的核心一直都是堵头截尾,猛攻两翼。
鬼子的重火力就是用来分割敌方阵型的,使这个运输队收尾不能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