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商谈,双方敲定了七十多万美金现金加上接收全部债务作为交易条件。
回到特区后侯林着手组建新生产线并将收购得来的旧设备搬运回国。
很快几个城市内,数个利华分厂依次建立生产。
随后这些新产的中国造方便面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也开始出口回销至日本,在日本空出了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切最终成为商业史里值得研究的一部分。
在多年后的书籍中,有人评价说这一操作虽然给粮食市场价格造成了混乱,但也警示并启发着国内业界重视起国际粮价波动背后的机制。
不管怎么说,这一波资本市场的博弈为国家未来的竞争留下了重要的借鉴资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80年,国庆前夕。
终于,这座命名为“革新大厦”
的建筑竣工了!尽管内部装修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但从外观来看,这座大楼已经具备了竣工的模样。
市 ** 希望能够提前完成这座建筑的建设,以献礼国庆庆典。
对此要求,王强自然没有异议,因为建筑主体确已完成。
至于内部的装饰部分,他觉得可以再慢慢来。
不过对于位于大厦顶层的餐厅,他特地催促装修队加快进度,因为他意识到作为当前市内最高建筑的一部分,这层楼有望吸引游客光临参观,或许能够借机创造一笔额外收入。
不出所料,参与落成典礼后的市政代表都对参观顶层表现出了兴趣。
王强早有预料并做了相应准备。
直达电梯把客人带到顶层之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豪华的酒店大厅。
八位穿着整洁的学生担任临时迎宾,他们用标准的动作和服务迎接每一位客人,“欢迎光临”。
迎宾队伍中的成员实际上是林晓的同学,这群电影学院的女孩形象出众,搭配统一设计的旗袍服饰后更显得仪态万方,令人愉悦。
这些学生感到很开心,在此不仅能赚到勤工俭学的报酬,还能支持老师的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这一天真正的主角并不是王强,而是怀有身孕的苏琴及其兄长苏峰,两人活跃在宾客之间,为庆祝活动忙前忙后。
虽然很多人不熟悉王强的具体身份,但仍有人与他简单交谈几句。
他本人也乐得和学生们聊天打趣。
几位昔日的学生,比如赵阳和陈娜等也都前来祝贺餐馆开张大吉,毕竟他们是老师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