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前路漫漫

姜山走在最后,当看到陈向东的时候,一丝疑惑划过心头。

条件反射般的跟任务划上了等号,还不是一般的任务。

公事上,他和陈向东的交集还是那次任务,那是唯一的一次,后来他也没有再参与过类似的任务。

不参与并不代表没有,当初他们那批人,后来也都有联系。

当初他还有个顾虑,以后这种危险的任务怕是不会少。

可惜他猜错了,陈向东再也没有找过他。

陈向东的认知层面,姜山是拍马也追不上的。

没有选择姜山这批人执行任务,而是重新启用新人,这里面的战略考量,可不仅仅是任务本身。

同样选拔出来的人,也经过同样的类似培训,再去执行任务,得到的结果却各有不同。

经过多次的对比,陈向东得出了一个结论。

天时地利人和,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

而姜山那一批人还一直保持着记录。

他试图寻找模仿,模糊个体的作用,收效甚微。

他不得不承认,人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时的姜山以个人的优秀能力,让同志们心服口服,领导力和指挥力对一个团队的影响比想象的还要大。

陈向东从某方面来说,开辟了很多先河,很多的想法很大胆。

这也是被逼的,复杂的国际环境,艰难的自身条件,身在其中却要逼着自己跳出重围寻找破题之法。

他一手促成了这次的改革,他对姜山抱着很大的希望。

姜山给了他太多的惊喜,而且他自己也亲身体会到了,不是每个优秀的同志都是姜山。

改革失败的几率也很大,可若是瞻前顾后,那什么都别做了。

姜山是英雄还是狗熊,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他的那些是纸上谈兵,还是能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快有结果。

姜山作为一个小营长,在有限的条件下,三营的战斗力可以说站到了全军的前茅,要是来一个大比武,一下子就能脱颖而出。

这样的人才,就算稳妥的发展,当个团长都是屈才了。

这样的破例提拔,陈向东也担了很大的压力,上头做这个决定本身就很不容易。

倾尽了人力物力,调动全军的资源,来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