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身体结构尽管很复杂,在材料上曾凡却想着尽可能的简单化,方便制造和维修,一台成本高昂、维修麻烦的电子宠物不是他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并非由单一分子构成,而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结构,主要包括提供弹性和韧性的胶原蛋白,提供硬度和稳定性的羟基磷灰石形式的钙盐和磷盐,这些有机和无机的成分组成了骨骼的主体。
曾凡参考了多种生物骨骼的成分制造出一种钙盐和磷盐的混合型粉末材料,与他调制的类似骨结合素的特种胶原蛋白溶液混合,可以快速凝固,生成强度和韧性高于生物骨骼的固体结构,更主要的是这种材料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可以在极低温和极高温度环境下仍然保持性能。
调整两种材料的比例,还可以制作出连接骨骼的筋腱活塞系统,筋腱不需要很高的硬度,要有足够的柔韧性,还要有很高抗拉能力,虽然不如开始设想的碳纤维强度高,胜在制作难度低,哪怕在体内断裂,也可以快速修复。
有了骨骼的硬度和支撑,搭配足够抗拉强度、反应灵敏的筋腱系统,才让机器人有力量和速度可言。
两种材料混合后可以快速凝结,在机器人体内储备一定数量,一般的损伤可以完成自我修复,增强机器人的生存能力。
机器人的皮肤与肌肉系统,曾凡同样打算用特种胶原蛋白溶液混合特制硅胶粉末,通过3D打印来完成。
皮肤系统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但是又不是一个实心整体,内部会像真实的人体皮肤一样分布密集的血管、和毛细血管网络,这些精心构筑的网络也会互相连通,形成一个遍布全身上下的立体网络循环系统。
至于机器人最核心的感应和控制系统,曾凡抛弃了以往的电子芯片,采用了一种非常大胆的开创性设计。
机器人的体内将有三套主要的液体循环系统,一套就是负责驱动的、主要在筋腱骨骼内部流动的液压液系统;一套是负责感应和体内润滑的皮肤循环系统;还有一套是主要存储于肌肉内部的电离溶液系统。
三套体液系统的主要成分除了水以外,都含有修复具备能力的特种胶原蛋白成分,通过机器人体内专用器官,可以互相补充,此外最主要的成分,也是机器人的核心,就是曾凡改造出来的几十种特殊菌类。
这些菌类集合了曾凡研究过的蓝藻,虫黄藻,希瓦氏菌,噬菌体等多种生物特性,它们共生存在,可以将有机物中的能量转换为体内的电能,也可以像曾凡一样,接受无处不在的光能、电磁波、热能辐射,转变成体内所需的电能储存起来。
通过他在基因组内设定的程序,数量庞大的菌群互相配合,将形成机器人的驱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