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汽车声,喇叭声,还是鞭炮声,走路的声音,与自己大概的方位、距离,都能迅速做出相应反应,如果是语言声音,还要进入大脑左半球额叶、颞叶相应区域进行语义识别,音色识别,判断声音来自于谁,什么意思等等。
受到曾凡无意识影响,曾水远超普通人的意念场可以让他对大脑进行更多有意识的精细控制,对外界所有声音在听觉中枢层面进行更详细的分类甄别。
通过双耳接收到声音的微小时间差,大多数人都可以凭经验对声音来源方向进行定位,通过声音强弱以及不同折射途径到达的时间差,可以进行距离定位,每个人凭经验都能做到。
难度真正大的是更精细的定位,每个人的能力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很多东西不发声,只能通过对各种反射声音的极细微差别进行识别判断,那个就更难了,即便是蝙蝠,也需要自己发声,自己接收才能进行精确定位。
还有路面的平整度,哪里有墙壁,哪里有台阶,哪里有树木,哪里有护栏,哪怕是对声音专注力更强的盲人,都很难做到精确识别。
在传授儿子经验的同时,曾凡也在做着类似的尝试,儿子无意中的做法对他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以往他一直试图通过意念场直接感应周围的非生命物质,几个月来都是毫无进展,或许就是因为他的思路不对,有点太急于求成,总想着一步到位。
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无论是眼睛,耳朵,还是鼻子,舌头,或者全身的触觉神经末梢,在微观层面都是通过粒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来实现。
可见光频率的光子穿过瞳孔撞击到视网膜上,我们才会产生视觉信号;音源处振动的能量波通过各种空气分子的震荡传播进我们的耳蜗,我们才会产生听觉信号;我们皮肤组织内神经末梢的触觉感应信号,在原子的层面,也是对外界不同物体外层原子的电子云排斥力产生的反应而已。
曾凡现在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强大的微观感应和控制能力,他可以增强表皮细胞的敏感性,通过感应全身表皮细胞接受外界光子和声音传递的能量波信息,来达到看和听的目的,不需要眼睛和耳朵,也能接收到比其他人更多的外界信息。
至于嗅觉和味觉的信息,都是对应的分子来传递,比起视觉和听觉辨别难度就更低了很多,实现起来更加容易。
如果这种能力锻炼到极致,肯定会增强他微观原子层面的感应能力,再进行意念场的感应实验,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父子两个一前一后闭着眼睛默默的走路,谁也不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幸亏他们走的是胡同里的道路,行人很少,基本上还都是不认识的人,要是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免不了会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