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你是第一个从考场里走出来的人,现在看来,你应该是考中的第一名了。”薛武微笑道。
“哈哈,还是玄武了解我,此次会试,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是否能够拿到第一,还得由主考官定夺。”
御书房内
皇上看着贾瑜抄写的《太平四点六》和《辽策》,两眼放光。
刑部尚书张兼正在旁边,这一次的殿试,由于牵扯到了边疆的问题,张先生是主考官,他一看,便让人将那份奏章给拓印了下来,送到了御书房中。
张大人开口道:“皇上,这一次的平辽策,直抵边疆的威胁,实在是太重要了。
你一定有周密的计划。”
“平辽之策是谁所作?”
张蒹解释道:“这位考生叫贾瑜,就是上一届神京乡试的状元。”
“是吗?莫非荣国府贾瑜?”皇上又问了一句。
张兼道:“你认识他?”
“我当然认识他,不过他也是个人才,如今已经成了老六的书童,老六,你最近倒是学了不少,在军事上也是一把好手,贾瑜此子,不但文才了得,而且还精通用兵之道。”
此时的他,心中也颇为纠结,他如今手里并没有多少军权,大多数的军权都掌握在太上皇手里,四王八公那一党,全都归了他的麾下,他心中也存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以后再找个时机,把四王八公给夺回来。
可是现在,有了贾宇这样的人才,而且还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才,所以皇上觉得,贾瑜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更何况,贾瑜和老六走的很近,他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有能力,也有耐心,不管是见识,还是对时局,都有独到的看法。
他可不认为皇宫中的大学士们会有这样的本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贾瑜了。
比起大皇子来,六皇子才是皇上最喜爱的人,因为大皇子为人诡计多端,私下里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再加上他与江南的那些大商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在让人无法忍受。
若是贾瑜是个人才,日后对老六来说,也是个好帮手。
“这是一份被封印的计划,在考试的时候,你可以点贾瑜为第一。”张兼连忙道:“皇上英明,但微臣还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