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意娓娓道来,大余的前朝末年,一片混乱,大饥连年,天灾不断,王昌平本是一小县县令,有大志而无处使。
某一日,收留一叛军入县,见天下苍生疾苦,便起义要推翻朝廷,自那以后,势力不断壮大,又得天命所归,风顺雨顺,仅用不到五年,便将天下尽数收入囊中,成为一国之君。
随后,他大肆设立香火神只,四神君,十二山神,皆是那时所立。
李长笑闻言,心中已然了然,这王昌平恐怕也是傀儡,原本朝堂香火局面稳固,想在香火神间大肆安插自己的手脚,便要设立新的朝堂,将旧神废去,另立新神。
那四方神君,十二山神,只怕是最早押注大余的,由此可看出四方神君、十二山神,其目的绝非单纯享受香火。
否则以他们能力,去别国担任香火神只,依旧大有可为,没必要辅佐一位帝王,创立一个新的皇朝。
如此大费周章,舍近求远的做法,唯一解释便是,他们想彻底掌控这片土地,设立新国时敕封的神只,八成都是他们之人。
四神君,十二山神…以及种种小神,自那时起,大余便落入了某个势力的掌控中,而这个势力…
并非极恶宗。
大余的复杂,远超一开始所想,除却极恶宗、鲛人族外,恐怕还涉及另一势力。那层势力与极恶宗,或许有些许合作,但并非一伙的。
证据有其一,作风问题。四神君,十二山神,根本目的虽是彻底掌控大余,然沿途所察,他等收割香火之事,也确实为真。
他们在很卖力的收割香火,换而言之,他们很看重香火,这于极恶宗性质相悖,本便亡命之徒,又何苦执着于香火?若从香火中得延寿,又何苦作恶生事?
当然也不能排除,那四神君十二山神,乃是极恶宗高层强者。但李长笑更倾向于第一种推测。
尚不急下定论,这一点,再多走走,他便能彻底明了。
本一片模糊的境地,经蝗灾之行,李长笑渐感清明,逐渐理清了一二。
又心有所感,感受到那山水之间,有祸福变化,一大局似缓缓铺开,他摩挲下巴,煞有介事的沉思着,看来自己在探究对方的同时,对方也在探究自己。一来一回,有借有还,却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