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太差的结果就是明明有好东西,部队却是用不了!
上次这么尴尬,还是在筹建战略科学部队和空海军的时候。
硬件都准备好了,但就是找不到可以发挥这些硬件作用的人员。
为了把现有的几支高技术部队组建维持下来,花国上下可是把能划拉的人才都给挖到军队体系当中了,以至于现在的花国科研系统和军方科研机构高度重合。
没办法,人才储备不足就是这样的,只能紧着要害部门先用。
张浩和总部都想把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引入部队,以应对快速发展的世界。
奈何一个没人,这样的想法便直接夭折了。
总部只能退而求其次,常规的军事力量上只能修修补补,静待新一代的高素质人员走出校园。
张浩按照总部的命令和9108方面专家的建议,重点加强了对人员素质要求没那么高的装备数量,同时以第三军区和远东特别军事区驻军为对象的小范围立体作战规划,提供相应的装备和作战理念,以验证高技术条件下的立体作战的可行性。
总部和张浩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毕竟战争考验的并非都是装备的技术水平,而是考验整个国家的军事体系和后勤保障能力。
总部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再次对国内的产业进行了调整。
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工农业产能进入战时生产状态,大量生产囤积战争物资。
基础建设方面,抽出近半的力量开始各种人防工程的修建。
新规划的重型军工企业不少转移到了西南地区。
边防和海防力量重新进行调整,只是边境机场便新规划了八十多个,沿海军港增设七个。
东起邕江西至天竺行省西南沿海港口的中南铁路动工,花国将在三年内整合中南半岛和天竺行省的原有铁路线,建立一条连入全国铁路网的交通大动脉,保障中南和天竺各省的物资供应和发展需求。
做完这些规划,时间就已经来到了50年底。
北非战场打出了结果。
毛子被彻底踢出北非,鬼子被解除武装,开始接收本土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