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把读书人伺候得太好了

奉天殿内,殿试也快要接近尾声。

北宋以前,殿试往往按一定比例进行录取,自然有一定比例被淘汰。

到了宋朝,曾经写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么霸气又牛逼的人物张元,就是因为多次被殿试淘汰,报国无门后,转而投靠了西夏,辅佐西夏国主元昊打得北宋丧师失地,颜面扫地。

北宋为此进行了反思,对殿试进行了改革,只要能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予以录取,防止人才外流。

明朝初期,殿试情况大抵也是如此,只要不在殿试上犯浑捣乱,出现悖逆之语,或者在考试前突发疾病或因死了爹娘缺考,基本上都会被录为进士。

因此,大明殿试进士名额与贡士名额基本持平,只是考试排名有些差异而已。

殿试成绩一般分为三甲,一甲只录取三人,称进士及第,也就是传说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这三甲统称进士,

按老朱以前的发明,会试分设南、北榜,各录取五十名,辽东额外给十名。

建文称帝后,曾经举行过一次会试,为打压辽东,又取消了辽东的特殊待遇。

这次会试是永乐登基后的第一次会试,为了广纳贤才,永乐特意吩咐礼部给了南北榜各一百五十个名额,产生了三百名贡士。

到永乐主持殿试时,又给在京通过乡试的宗室、勋贵子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可以直接参加殿试。

快到午时,永乐终于用御笔钦定了殿试的一甲前三名。

几位主考也共同商定了剩下一百八十名进士,除了提前弃考的,中途罢考的,文章立意太差的外,都是进士。就连好多宗室和勋贵子弟也因此混进了进士队伍。

朱永熥在这次殿试中表现不俗,竟然是二甲第二十八名,叫做进士出身。唐王朱桱被录入三甲第三十二名,叫做同进士出身。

和后世官场经验大同小异,成绩好的不一定适合做大官。但是,进士比举人的发展空间还是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