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挖空龙江船厂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1764 字 1个月前

八月十六日一大早,老朱一觉醒来,发现朱允炆这孩子竟然趴在床边睡着了。

旁边的太监连忙解释道:“昨晚陛下高兴,多喝了些酒,皇太孙担心陛下龙体,就一直守在这里。”

老朱又问道:“昨晚醉酒后,朕有没有失态,说过什么重话?”

太监连忙道:“陛下很高兴,只是对诸位皇子、皇孙说,这治大国还真是若烹小鲜。”

老朱酒量其实很好,不过昨晚确实尽兴,也说了些真心话,也公开流露了对辽王的无比欣赏。所以他担心有些话说过头了,造成不良影响。

这时朱允炆已经被二人谈话惊醒,也说道:“皇祖父所言极是,要治理好大明万里江山,还得好好学习十五叔,要准备好材料,熟悉工序,掌握火候,调和味道,还要受得了油烟熏烤和大火煎熬。”

老朱想了想,看来自己一直宠爱辽王,这孙子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说道:“孙儿啊,欲戴其冠,必先受其重。你十五叔是亲王表率不假,但不想留在京城也是真。过几天,秋操一毕,他就要回辽东了。这几日,你多和他亲近亲近,以后朝中有事,恐怕还是少不了你十五叔帮忙……”

当天下午,老朱在武英殿召集在京公侯和三品以上武官开会,商议辽王所谓的海防章程。

大殿内顿时挤得满满当当。

除了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信国公汤和、魏国公徐允恭、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营国公郭英,长春侯平安、靖远侯俞靖,兵部尚书唐铎、兵部侍郎齐泰,驸马都尉梅殷、郭镇、李坚等人外,还有许多辽王并不熟悉的生面孔。

这都是老朱专门让人召到武英殿听辽王讲解平倭之策的大明柱石。

众目睽睽之下,辽王只好把中秋节前跟老朱讲解的海防章程又向各位更加详细地讲解了一番……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辽王只是基本讲完东海舰队的规划,殿内有人不耐烦了,问道:“敢问辽王殿下,如果按殿下这般设计就能够奏效,但臣听说浙江水师也有大小战船数十艘,为何仍让倭寇所趁?”

辽王正讲解得口若悬河,不防有人打岔,扭头一看,却是刚刚从河西返回京城的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曹国公,也就是被他排挤出辽东的李景隆。

李景隆长得一表人才,好读兵书,自幼深受他舅爷朱元璋的喜爱,心性还是很高的。

但是自从遇到这个辽王爷后,从辽东到河西,他这几年一直活在辽王的阴影之下,还被京城少爷们笑称“李大脓包”。

他还听说,这个绰号就是辽王爷送给他的,心中自然对辽王有所不满。

辽王正思量着如何打发这个李大脓包,专程赴京请罪并求援的浙江都司指挥使徐司马刚好也在殿内,算是辽王的义兄,主动解释道:“曹国公,此次倭寇进犯浙江得逞,都是末将御敌无方,浙江水师太弱,大船随柳升将军南下平叛,或护送兵马进京参加秋操,只留下些小船,经不起风浪。”

信国公汤是个老好人,也上前说道:“臣练兵无方,陆上诸卫士兵逃亡得厉害,十去五、六,致使徐司马无兵可调。”

营国公郭英也说道:“你这还算是好的,陕西、山西各卫军户逃亡也很严重啊。”

魏国公徐允恭:“这个军屯制度嘛……”

看来辽王现在人缘还不错,大家看似在东拉西扯,实际 上都在帮他打掩护。

就当大家跑题跑到军屯制度的时候,辽王已经有了思路,也不理李景隆,问徐司马道:“徐指挥,浙江水师有多少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