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年的秋收

去大明扶贫 飞獴在天 1754 字 1个月前

相对内地移民来说,这个产量还是勉强算得上是丰收,四个月的劳作也没有打水漂。

辽王大致匡算了一下,无论如何,这近七万亩小麦和水稻的粮食总产量应该能达到十五万石。加上广宁、凌海、义州三地,辽西的粮食能够达到六十万石以上。

如果把辽阳、盖州、金州、红崖子四地的收获也计算在内,整个大辽东的秋季粮食产量应该能够达到七十至八十万石,足以支撑接下来整个大辽东近二十万军民整整一年的生活之需。

这还不包括没有统计在内的各地返乡土着和后期山西移民开荒散种的杂粮。

华夏的农民一向勤劳,总会利用农闲见缝插针,种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杂粮。

实际上,根据后来各地上报的数字,大辽东光是稻麦两项收成之合总数为一百一十万石。

此外,还有既可以平时用来当菜,也可以战时作军马饲料,还可用来在关键时刻用于救命的五十万石胡萝卜和十万石菽豆杂粮没有计算在内。这是后话。

抽查完水稻,朱植又抽查了土豆情况。

由于后世带来的种子少,徐德费心培育了两季,第一季竟然达到了亩产三千斤,相当于后世的亩产三千八百斤。

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数字!

第二季还在土壤里继续汲取营养,到了月底也要进行收获。徐德准备收获后作为明年的种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懿州周围安心放牧的土默特蒙古部众也有一百余帐,牛羊也发展到二万多头,虽说数量还是不多,也算是好的开端。

有了他们放牛养羊,今年广宁军民明年应该可以经常吃上烧牛肉、炖羊肉了。

在懿州呆了两天,朱植对东北的粮食安全终于放心了。

怪不得后世将东北称为华夏的北大仓!

当内地持续处于乡村萎缩、城市扩张、南方养鱼、北方撂荒、水稻上山、农民离乡等各地闹剧和矛盾的煎熬中时,东北仅凭三省之力,贡献了全中国近六成的粮食产量!

你说东北的农垦潜力大不大?

朱植现在触及到的土地,实际上连北大仓黑土地的边缘都算不上!如果明年继续深入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前景不可限量!

大明内地现在只有八亿多亩耕地,而后世被老毛子蚕食得豁豁牙牙、残缺不全东北有三亿多亩耕地,换算成大明的计量单位,基本是内地耕地面积的一半。如果按土地肥沃程度和产量,恐怕超过了内地。

光是一个后世的吉林省,每年粮食总产量就保持在四千万吨左右,相当于四亿四千万石。

如果开发好了吉林旧地,只按十五税一收取农业税,每年的粮赋也将达到将近三千万石,基本和内地持平。

如果加上辽宁和黑龙江旧地,呵呵……

朱植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觉得前景美不可言,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