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说胡亥的死除了赵高想称帝的野心导致,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如果胡亥稍微正常一点,秦朝未必会崩得那么快。
或许嬴政也意识到胡亥的问题,所以他宁愿把帝国交给扶苏和他身后的儒家。
只是活着的嬴政令人闻风丧胆,死去的嬴政人人敢欺。
他没想到赵高这个宦籍出身的人也敢矫诏杀扶苏和蒙恬。
嬴政和扶苏这对父子,政见不合但感情不差。
这恰恰是掌舵者与继承人最差的状态。
因为政见不合,嬴政迟迟不愿给扶苏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地位。
扶苏只能依靠背后的齐楚和旧勋贵势力。
齐是儒地,楚是秦法推行最困难的地方。
秦宗也是嬴政不待见的群体。
父子俩只会越走越远。
更危险的偏偏二人感情不差。
所以嬴政一直不肯完全放弃这个儿子。
最后想出了让扶苏脱离原先的环境,去边关跟着蒙恬锻炼的办法。
所以父子二人对彼此都缺乏防备,以至于缺少在极端情况下的应变措施。
赵高和胡亥在沙丘之变中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如果嬴政对扶苏有防备,那他死后就不至于没有人能主持大局,被赵高钻了空子。
如果扶苏对嬴政有防备,那在接到遗诏时不至于只有引颈就戮一条路走。
当遗诏到扶苏和蒙恬手里之时,他们的死亡就已经注定。
以秦朝当时的军政体制,两人根本没有振臂一呼,抗命谋反的可能。
无非就是死得体面和难看的差别。
要知道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王离正在军中当裨将。
蒙恬死后,军权正是转移到了他手上。
嬴政的政治理想破灭,帝国落到胡亥和赵高手里。
李斯三族被灭,胡亥被赵高所杀,后赵高又死于子婴之手。
农民起义,楚汉联手,子婴跪迎献玺......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一切快得让人来不及思考。
悲剧的发生,源于帝国掌舵人与继承人的分歧不可逆转。
炎犀现在想做的就是给嬴政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