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日

尤利娅·基列耶夫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大家的兴趣,有超人提出反驳意见道:“按照你的理论,在暗物质一定的情况下,太阳应该逐渐变小,但事实上是太阳体积的大小一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小主,

尤利娅·基列耶夫回答说:“你们所看到的太阳不过是光球而已,并非是真实的太阳,太阳的暗物质虽然在逐渐减少,但按照质量大小递次分解极限粒子的次序却没有改变,这就会使太阳在其存续期间能够基本保持大小形态不变,不过,这种存续期是有限的,当暗物质被分解得消耗殆尽的时候,太阳就走向了终结。“

”届时,除了质量最重的极限粒子外,太阳区域所有的暗物质将都会化作能量子,在其它地方合成许多新的极限粒子并形成各种物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彗星等其实就是暗物质分解能量子后,又形成新物质的结果。这一观点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太阳越老,其行星、彗星等就会越多,最终,太阳系的中心将只剩下密度最高的极限粒子固体和大量的行星、彗星以及黑寂的夜空。”

“另外,将太阳视作暗物质集合区,还有利于解释远离太阳的所谓日冕温度远高于光球温度的现象,这是因为远离太阳中心的日冕区域的周边极限粒子具有更大的质量,故其能够分解较大质量的极限粒子,从而形成相对较高频率的能量子,因此温度较高,而太阳中心的温度之所以可能更高,则主要是由于其内部的能量子不容易散发而积聚较多的原因。”

尤利娅·基列耶夫的理论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一时大家对这个问题争执不下。

“朕基本赞同尤利娅·基列耶夫的观点,但这个理论并不完善,朕来做进一步说明。”江山说。

说着,江山便又在大家面前投射了“黑洞”与“白洞”两副3D画面,并把那天他思考的和戴洪秀的观点重复了一遍。

江山最后说:“太阳中心是一个质量巨大但体积为宇宙最小物质单元体的正极限粒子!由于这个质量巨大的正极限粒子具有结合其他负(反)极限粒子具有强大分解极限粒子的能力,因此任何质量相对较小的极限粒子都会被这个质量巨大正极限粒分解为能量子,只有一些质量与其相近的负极限粒子才能围绕在它周边(质量相等的正负极限粒子会湮灭)。“

”因此,在围绕这个正极限粒子周边的负极限粒子必然是按照质量大小由内及外进行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太阳由外及内的反物质质量密度必然是越来越大,太阳外缘则是一些质量稀薄的反物质。”

“与现代科学所通常认为的太阳观不同,由于太阳内部基本不会存在可供分解的极限粒子,所有的负能量子也会被这些数量众多的负极限粒子集合成负极限粒子,而它们对正极限粒子的分解也只能集中在外缘,故太阳等恒星对外辐射能量子射线的的性能一定是由外及内逐渐降低,其温度一定也是由外及内逐渐降低的。而太阳核心由于几乎没有可供分解的极限粒子,除了能接受到太阳外缘透视过来的微弱正正能量子外,而几乎不再辐射能量子,故太阳核心的温度最低,很可能接近0K。”

“这种理论观点似乎很另类,但可通过如下两种情况予以验证。”

验证一:太阳的温度由内及外越来越高。

按照传统科学观念,太阳由外及内的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中心到0.25太阳半径是太阳发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也称为核反应区,他们认为太阳核心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但各种论证和观测发现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从光球向外的温度是逐渐上升的,光球平均温度为几千度,到色球顶部时已达几万度,而在太阳最外缘的日冕的温度居然高达百万度,这一事实完全违背了现代科学观念,科学家是无法解释的,而他们所认为的“太阳核心处温度高达1500万度”也仅仅是罗列猜测而已。但是,对于这种他们所认为的反常现象,用统一信息论的恒星观才能解释清楚,这实际上也就间接证明了关于恒星的反物质区实质的论断!

验证二:“太阳黑子”露出了太阳反物质的“黑色”冰山一角

由于太阳中心那个质量巨大的正极限粒子带来了巨量反物质的汇聚,这使得太阳对正极限粒子分解必然产生剧烈活动,也使得整个太阳区表面的正极限粒子分布显得不够均匀,这又会造成三种情况。

其一,大部分区域的正极限粒子分布均匀,因而能够满足被反物质极限粒子持续不断地分解成人类可见的正能量子的需要,这使其所谓的光球色球等表现正常;

其二,有些在太阳表面质量相近的正负极限粒子会结合成各种中子、质子等基本微观粒子及氢、氦等原子,使其不能满足反物质极限粒子分解正极限粒子的正常需求,故而产生温度较低的光斑;

其三,则是某些区的正极限粒子过于充分,会引起反物质极限粒子对其大量分解为人类可见的能量子,而造成格外醒目的耀斑;

其四,则是某些区域正极限粒子过于稀少,以至于因无法满足反物质负极限粒子分解正极限粒子的基本需要,而使得反物质负极限粒子直接暴露在人的视野中,而反物质却正是人类不能观测的“黑物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上述几种情况中,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况往往会形成所谓的“太阳黑子”,但第二种“太阳黑子”的温度往往并不显得特别暗,且往往在中子、质子等基本微观粒子及氢、氦等原子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反物质极限粒子的强烈分解,从而产生大量的高能射线并造成剧烈的耀斑,这就是往往很多耀斑是在“太阳黑子”群上面爆发的原因。第四种情况是真正的“太阳黑子”,他实际是揭示了太阳是由反物质构成的构成的“冰山一角”,不过,这种黑子是极少的,一般也不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射线。

江山的这次论证用了许多3D影像,并占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江山最后说:“除此之外,太阳的反物质区域会不断因有大量负能量子被集合成负极限粒子而变得愈来愈多,因而太阳的区域也会也会愈来愈大,对此也可以通过观测得出相应的结论。”

“登陆太阳或可能是一个惬意的旅程。”江山自信地说。

根据通常的计算,太阳是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其中,太阳中心的那个正极限粒子至少应该占有50%以上的质量,其他大部分质量为太阳的反物质所占有。

太阳反物质的最外缘以上就是光球了,光球以内则是太阳的反物质区。

由于太阳由外及内的物质密度越来越高,而反物质平均密度低于水,故太阳反物质区的表面应该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1.293kg/m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太阳的温度,人类如果来到反物质区,就像穿越空间一样几乎没有任何阻力,即是说这种意义下还完全谈不上登陆,或者说只能是象征意义上的“登陆”。

“但是,如果咱们继续向太阳里面进发,则会不会碰到实体物质而实现真正登陆呢?”

“同样不会!因为除了太阳中心的极限粒子外,整个太阳都是有均匀地由反物质构成,这种纯粹的反物质不仅不会构成任何物质体的,甚至连中子、质子等微观粒子也无法形成,一个个负极限粒子只会架构成连接成均匀的空域,而根本不可能形成任何物质固体,故即便走进太阳深处,也很难有物质固体的感觉。”

“不过,当我们接近太阳中心那个质量最大的正极限粒子时,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虽然整个太阳绝大部分都是负物质区,但这个质量极大的正极限粒子会将靠近起周边的负极限粒子牢牢束缚住,从而难以被推开或移动,此处的负物质区可能就会显得异常坚硬,此时给我们的的感觉就像是鱼儿遇到一块透明的玻璃一样,虽然看起来是个透明的空间,却无法穿越。”

“人类穿越太阳首先要克服的是太阳外缘百万高温和太阳内部极低温度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条件,而一旦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话,那么穿越太阳将有可能是一个非常惬意的旅行。虽然反物质区不会反射能量子,但基于太阳外缘分解正极限粒子所形成的较多数量正能量子光线,太阳内部的光线还是相当充足的,应该远比黑暗的太空要明亮许多,甚至不次于地球的白天。”

江山的说理无懈可击,大家频频点头,但是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还需要登日后进一步验证。

最后,大家一致的结论是:继续登日,在过程中小心翼翼地验证。

登日事务局决定一周后继续进行登日考察,不过这需要准备得更为充足。

首先需要解决如何才能穿越密度越来越高的反物质区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提出后,很快就被极限技术研发部攻克,他们经过多次实验研究,最终成功地用密度极高物质织造出了一种可以穿越反物质区域的高爆扩容器。用该扩容器装载到航天器或者其它飞行工具上,足以穿越密度远超D极限粒子固体的暗物质区域。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他们决定首先在地球上做穿越地心的实验。

地心穿越实验是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的,在这之前,他们已先后做了穿越大体积岩石和高山的实验,结果很快顺利完成。这一天,装载高爆扩容器的超人勇士们飞临了马里亚纳海沟,由于前几次实验的成功,他们对这次实验满怀信心,一声令下后,超人们纷纷飞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几分钟以后,他们就从地球的另一面穿越而出,实验非常成功!但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认真地考察地球内部的情况。

登日条件终于万事俱备。考察队仍然由杨风率领,只不过这次做了更加充分地准备,他们用最新采集的密度更高的材料改造了“赫利乌斯”号隐形战舰和超人们的隐形载体,使之可以克服超越1百万度的高温,同时又增派了补给船。

朕类43年,仍然在一个太阳黑子和日珥活动较少的日子里,超人勇士们又一次出征太阳。江山等超人前来送行,但这次不知为什么,他感到心情格外沉重,他顺着杨风发出声音的方向,拥抱了已经完全看不见的杨风,说了声:“祝您们成功,保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