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反对的声音

这时,一直沉默的新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浚波缓缓开口:“我倒觉得,杨书记的提议有其道理。

陈向东同志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被调查这件事,既然已经查明是误会,我们就不该揪住不放。

我们用人,更应该看重的是他的本质和潜力,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否定他的未来。

这次的风波对他来说,或许是一次难得的历练,让他更加谨慎、成熟。”

余东来立刻反驳:“孙部长,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不能因为他过去的成绩就忽视现在面临的舆论压力。现在任命他,不是给我们自己找麻烦吗?以后要是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孙浚波也不示弱,提高音量回应:“余副市长,要是因为怕舆论压力就放弃一个有能力的干部,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我们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担当,不能畏首畏尾。

陈向东的能力和品行,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应该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李杰坤再次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

陈向东被调查这件事,虽然有负面影响,但也可以成为我们重塑形象的契机。

我们公开公正地任用他,向群众表明我们尊重事实、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态度,说不定能挽回一些舆论影响。”

余东来皱着眉头,满脸不满:“李书记,你这想法太天真了。舆论哪有那么好引导,群众的看法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杨威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表情严肃。

等大家的声音稍微小了一些,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澜江市的发展,为了河东县的百姓。

陈向东同志的能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这次调查结果清清楚楚,他是被冤枉的。

在困境中,他依然坚守岗位,不忘初心,这份坚韧和担当,正是我们需要的领导干部品质。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外在的舆论压力,就埋没了一个好干部。”

余东来还是不甘心,继续说道:“杨书记,我理解您的想法,但这件事影响太大,我们不能这么草率地决定。”

杨威看着余东来,目光坚定:“余副市长,我不认为这是草率决定。

我们经过了深思熟虑,对陈向东同志的情况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